诗词易错题.ppt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词易错题

误答:说明只有足量的江水,才能浮起大船。阿 剖析:未将诗中事理延伸升华,解题力度不够。本诗将做一件艰苦工作,比作水上行船,“春水生”,则浮力大,大船便轻似鸿毛;反之就要“枉费推移力”。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情,只有基础厚功力深,才能驾驭自如,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为朱熹治学心得。欣赏这类诗句,一定要透过形象地描绘,挖掘隐含于其中的深刻哲理。 8、朱憙《观书有感》: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此诗中蕴含的哲理是()   (1)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的制约   (2)规律是客观的,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3)抓住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就迎刃而解了   (4)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A、(1)(4) B、(2)(3) C、(1)(3) D、(2)(4) 拿张小纸条,考道政治小题?我是大孟我怕谁~~~~~嘿嘿嘿)?? * * 古典诗词鉴赏 易错易混题剖析 付子婷 2008年3月 考试大纲对古代诗歌鉴赏的要求是:(1)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2)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辽宁近年来高考古诗词鉴赏题以主观题为主,相对客观题型来说,更开放灵活,对考生能力要求也提高了,可以说是集知性、感性、理性于一身的能力测试。难度增加,新题型下的新问题也随之产生。 易误点一:古诗文特殊语法功能不明,望文生义,颠覆诗歌形象和意旨。 【例1】 登科后 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试题:结合“龌龊”和“放荡”在诗中的含义分析人物形象。 误答:这两个词都揭示诗中人物放浪形骸,不思进取,纵情享受的丑陋嘴脸 剖析:因忽略了古诗文相关的语言现象,望文生义,牵强附会。这两个词属于古今异义现象。“龌龊”指处境不如意和思想上的拘谨局促,“放荡”指自由自在,无所拘束。诗一开头就直接倾泻心中的狂喜,运用对比指出以往那种生活上的困顿和思想上的不安再也不值得一提了,今朝金榜题名,终于扬眉吐气,自由自在,真是说不尽的畅快。再联系后两句诗,一个心花怒放、志得意满的人物形象便跃然眼前了。 古诗文语法功能或行文规则不明造成的文辞误解现象还包括: ①一词多义,如“闲居少邻并”中“少”的意思是“少有”,若理解为李凝“自小”就有邻居紧挨着做伴,就错了;②两个单音词被看成一个合成词,如“今朝试卷孤篷看”的“试卷”是动词性质的“试着卷起”的意思,不能理解成“考试的卷子”;③词类活用,“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中的“咽”“冷”都因用了使动用法产生新的意义;④倒装句式,如“多情应笑我”应该是“应笑我多情”的倒装,若不明此特点,必产生误解;⑤互文修辞,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一句,“秦”和“汉”互相补充,是“秦汉时的月亮和关隘”的意思,理解成“秦代的明月,汉代的关口”就错了。 易误点二:脱离文本,主观臆测。 【例2】 社日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枳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注释:“社日”是古代农村祭祀土神的日子,每年春秋两次。 问题:本诗通过春社情景的描绘,表现了什么? 误答:通过对春社情景的描绘,表现了当地百姓的思想麻木、愚昧无知的可悲现实。 误答:通过对春社情景的描绘,表现了当地百姓的思想麻木、愚昧无知的可悲现实。 剖析:该答案完全脱离诗歌文本,仅是根据“是古代农村祭祀土神的日子”这一注释,妄加推测,结果得出完全违背诗歌本义的答案。其实认真阅读不难看出,本诗通过“稻粱肥”“豚栅鸡栖”“桑枳”等景物描写,形象地点染出一幅物阜人丰、欢快清新的农家生活图景。最后一句从侧面烘托出春社的热烈场面,人们的倾情之乐。 易误点三:审题不清,答非所问。 【例3】 村行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试题:这首诗主要写村行之景请主要概括诗人笔下的景物特点。 误答 :本诗描绘了曲折的山间小径 ,初黄的菊花,斜阳映照下的山峰,飘落的棠梨叶和像白雪一样开放的荠麦花 。 剖析:这个答案回答了此时描写的景物 却没有对其特点进行概括,属于审题不清,答非所问。本题答题要点有二:一是概括,二是分析特点。把握特点可以从两方面分析。首先分析“形”,包括形声色味;其次从“神”方面分析,即对景物的主观感受。 易误点四:主次信息不分,忽略关键词句,误品意旨。 【例4】少年游 早行 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 霜话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十里青山,一溪

文档评论(0)

me545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