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章变质作用及一些基本概念.ppt

  1. 1、本文档共10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第一章变质作用及一些基本概念

颗粒边界能控制三联点角 定义:由偏应力(deviatoric stree)施加于 岩石,引起的岩石体积或形状的 改变。 两种形式的变形: 脆性变形(brittle deformation) 塑性变形(plastic deformation) 前者导致碎裂和破裂; 后者岩石畸变没有破裂 塑性变形(plastic deformation) 晶内塑性变形(intracrystalline plastic defromation) 晶界塑性变形(intercrystalline plastic defromaiton) 晶内塑性变形(intracrystalline plastic defromation) 直线滑移(translation gliding) 双晶滑移(twinning gliding) 单晶扭折(kinking) 晶体位错(dislocaiton) 直线滑移:晶格滑移距离是结晶学基本单位的整 数倍,滑移结果改变晶体形状但不 改变晶格方位。 双晶滑移:滑移距离是结晶学基本单位的分数, 滑移结果产生机械双晶。 单晶扭折:由于晶内变形不均匀而在滑移中发生 旋转,导致滑移面弯曲扭折形成 位错:是晶体内原子排列不完整造成的线缺陷 晶界塑性变形(intercrystalline plastic defromation) 颗粒边界的滑移(grain-boundary sliding) 扩散流动(diffusive flow) 扩散流动:较大应力下的颗粒边界→较小应力边界;晶体形状改变化学迁移→晶体生长;晶体形状改变。这一过程可以有流体,也可以无流体。 压溶:有粒间流体参与时,通过粒间流体相的扩散流动。 动态重结晶(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 定义:伴随变形而发生的重结晶。 原因:变形晶体有大量的位错,储集了变形施加的应变能,因而不稳定而力图通过重结晶一消除应变能恢复到稳定的无应变状态。 静态重结晶:无偏应力参与的重结晶作用 动态重结晶包括:恢复和重结晶两个阶段 恢复:初级阶段→使变形晶体降低应变能回到未变形状态。结果→形成大量细小的亚颗粒。 重结晶(恢复之后):以无应变新颗粒的发育和生长为特征。 温度和压力 流体 (x) 时间 (?) 温度: 在变质作用中是最重要的因素 温度增加引起的若干个效应 1) 促进重结晶作用 ? 导致颗粒增大 矿物的表面/体积比增大? 稳定性降低 温度不断增高最终使动力学障碍被克服,导致重结晶作用,并使细粒的颗粒聚合形成大的矿物颗粒。 2) 加速反应进行,消耗不稳定矿物,并在新的条件下形成新的稳定矿物 3) 克服未达到平衡态的动力学障碍 面理 是常见的, 可以使我们预测s1 的方向(orientation) 变质作用 P-T-t 轨迹 P-T-t 轨迹的概念 一个完整的P-T环境是指一个岩石在由埋藏变质至抬升剥蚀过程中所经历的变质循环. 如此一个过程称之为: 温度-压力-时间 轨迹, 或 P-T-t 轨迹 P-T-t path定义:就是岩石在变质作用过程中 P-T条件随时间(t)的变化而变化的历程或在P-T 图解中表示历程的曲线。(Miyashiro, (1994) : The change over time of P-T conditions that a rock experiences during metamorphism is called the P-T-t path of the rock. 压力-温度-时间 (P-T-t) 轨迹 变质 P-T-t 可以被表达: 观测到在一个矿物组合之上残留的另一个矿物组合. 残留的矿物也许代表了进变质或退变质过程中的某一个部分, 这一残留部分究竟归属于那个变质阶段完全取决于其形成的时间 压力-温度-时间 (P-T-t) 轨迹 变质 P-T-t 可以被表达: 2) 应用地质温压计对环带矿物的核部和边部进行计算, 这样便记录了一个岩石在其形成过程中所经历了P-T 条件 但即便是在最理想的状态下 (1) and (2) 也许仅仅只能记录岩石经历的一小部分的变化过程 3) 因此, 我们只能依靠不同构造域的“前”热流模式去编制完整的P-T-t轨迹, 并通过与“后” 一个计算结果去评价这一轨迹. 传统观念: 区域变质作用是深埋作

文档评论(0)

kabudo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