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龍騰文化.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二章-龍騰文化

第一節 自然災害與防治 1.自然災害 2.地震與震災防治 3.颱風與防颱 4.山崩與其防治 自然災害 定義:自然環境中所發生的一些可能 危害到人類生命財產或經濟活動的現 象 地震與震災防治(Ⅰ) 1. 類型:依發生的原因可分為構造地震、 火山地震及陷落地震、誘發地震 2. 災害:斷層錯動、山崩、岩屑滑落、 土壤液化……等 地震與震災防治(Ⅱ) 3. 預防:地震預測、避免在地震帶上 開發建設、加強建築結構 颱風與防颱(Ⅰ) 1. 現象:強風、豪雨 2. 災害:農作物損失、水災、山崩、  土石流、海水倒灌 颱風與防颱(Ⅱ) 3. 預防:颱風預測、事先做好預防颱 風可能帶來的災害 山崩與其防治(Ⅰ) 1. 定義:具突發性,較陡坡面上的物 質受到重力影響而快速移動    *順向坡    *大雨、基盤和山崩的關係 山崩與其防治(Ⅱ) 2. 預防:減少在山區或陡坡開墾、坡 地排水、陡坡削緩、固坡、水土保 持 第二節 自然環境的內涵與環境的變遷 1.環境的內涵與變遷 2.環境變遷的風險與評估 環境的內涵與變遷 1. 自然環境內涵:指所有自然地理要素的整 合,範圍包含全地球表面 2. 變遷原因: 已存在的環境因子發生改變,如溫室效應、 優養化 外來因子促其變化:如濫用農藥使土壤受 汙染 環境變遷的風險與評估 風險與評估:衡量開發與環境維護間的利弊得失,再加以評估 第三節 自然生態的保育與環境保護 1.環境生態保育-溼地生態的保育 2.環境保護-山坡地的維護 3.永續經營 環境生態保育-溼地生態的保育(Ⅰ) 1. 定義:陸域與水域之間的轉換地帶 2. 功能:地下水調節輔助、防止地下 水鹽化及海水入侵、防洪、防止海 岸線倒退、增加漁產……等 3. 破壞:利用溼地來進行開發建設 4. 保育:利用政策推動溼地保育 環境保護-山坡地的維護 1. 破壞:濫墾、濫建、濫葬、濫採 2. 保護:建立管理規章、對各項坡 地利用 開發加以規範、建立一 套國土地理資訊系統 永續經營 目的:為達國土永續利用的目標 課本圖12-2 課本圖12-3 課本圖12-5 課本照片12-2、12-3、12-4 課本照片12-1 課本照片12-5、12-6 課本圖12-4 課本圖12-5 課本照片12-7 課本照片12-9 課本照片12-11 BOX 崩塌地形 BOX 土壤液化 土石流 BOX 順向坡 BOX 大雨、基盤和山崩的關係 優氧化 BOX七股潟湖 BOX山坡地的地質災害和土壤沖蝕 BACK BACK BACK BACK BACK * * 龍騰高中地理(三) 自然地理的整合(二) 第十二章 第一節 自然災害與防治 第二節 自然環境的內涵與環境的變遷 第三節 自然生態的保育與環境保護 第十二章 自然地理的整合(二) 圖12-2 圖12-3 圖12-6 照片12-2、12-3、12-4 崩塌地形 照片12-1 照片12-5、12-6 圖12-4 圖12-5 照片12-7 照片12-9 BOX 七股潟湖 環境生態保育-溼地生態的保育(Ⅱ) 照片12-11 BOX 山坡地的地質災害和土壤沖蝕 BACK 資料來源:牛頓別冊,地震大解剖,深入版,臺北:牛頓出版股份有限公司,頁86 BACK 資料來源:牛頓別冊,地震大解剖,深入版,臺北:牛頓出版股份有限公司,頁70 BACK 資料來源:苗栗縣治山防洪,中華水土保持學會,頁49 BACK 資料來源:照片12-2小牛頓兒童科學園地190期,牛頓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頁25      照片12-3牛頓別冊,地震大解剖,深入版,牛頓出版股份有限公司,頁81      照片12-4小牛頓雜誌,199期,牛頓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頁34 BACK 資料來源:臺北市內湖區大湖山莊街水患災害原因調查報告書,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檢      查署,圖0-4 BACK 資料來源:照片12-5苗栗縣治山防洪,中華水土保持學會出版,頁47      照片12-6同照片12-5,頁45 BACK 資料來源:黃朝恩著,人類與自然災害,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頁123 BACK 資料來源:小牛頓兒童科學園地190期,臺北:牛頓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頁24、25 BACK 資料來源:林慧真攝 BACK 資料來源:汪靜明著,河川生態保育,國立自然博物館,頁54 BACK 資料來源:太空看臺灣,大地地理雜誌,頁164 BACK

文档评论(0)

ted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