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选择的盲目:你不一定知道自己在选择什么
选择的盲目性你不一定知道自己在选择什么
hcp4715 2012-10-15 19:37:12
你不一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只是因为干了一行,所以爱了一行;只是因为有了立场,所以有了观点;只是因为选择了,所以喜欢了……大脑就是喜欢找借口。
To be or not to be.
你是如何做出一个选择的?
你可能会说,就是选择想选的那个。如果一定要给这个行为一个精确的定义,可以说,你是根据自己想要达到的状态和当前状态之前的差距,选择一些可以缩小这种差距的行为,然后根据行为的结果进行再次评估、调整,直到达到目的为止。
然而,瑞典心理学家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即使是最简单的选择任务,你也可能不知道自己的真正选择是什么。不仅如此,你还可能为自己未曾做过的选择辩护。
哪个面孔更漂亮?
2005年发表在《科学》(Science)上的一篇实验研究中,瑞典隆德(Lund)大学心理学家彼得?乔纳森(Petter Johansson)和拉尔斯?霍尔(Lars Hall)等人给实验参与者成对呈现女性面孔的照片,并让他们选出更有吸引力的那张面孔。随后,实验员将选择出来的那张照片呈现给参与者,并让他们说明自己为什么觉得这张照片更有吸引力。然后判断下一张。
其实在部分选择中,实验员做了手脚,将未被选择的那个照片呈现给了参与者(流程见下图)。
A 实验员给参与者呈现一对照片;
B 参与者指出哪个更有吸引力;
C 实验员玩个小魔术后,再把“选择”的照片给参与者
D 参与者看到自己“选择”的照片,并给出选择的理由。
在那些做了手脚选择中,尽管两张照片非常不同,但是只有不到30%的参与者发现呈现出的照片不是自己所选择的。
在那些未发现这种差别的试次中,作者们发现了更有意思的现象:参与者找到了很多理由来说明自己为什么认为这个面孔更有吸引力,即他们首次选择时根本未曾选择这个面孔。研究者还分析了参与者为自己未曾选择的面孔所找的理由和他们为自己选择过的面孔所找的理由,发现两者无显著差异。
可能,你真的忘记了自己原先的选择是什么。
哪个味道更喜欢?
为了在更加生活化的场景中验证这种选择的盲目性,霍尔小组报告了他们的另一项研究。这次研究者们在超市出口处摆了个摊位,让消费者品尝不同口味的果酱,选择出一个他们更喜欢的。然后实验者也呈现给参与者自己选择的果酱或者是未曾选择过的果酱(具体操作见下图)。当参与者品尝完两种果酱并作出选择后,研究者让他们品尝一下他们选择的那罐果酱(实际上可能是他们未选择的那个口味),并说出自己喜欢的理由。
实验操纵图解:
A 参与者品尝第一个果酱;
B 实验员将果酱罐盖好并翻过来,这个果酱罐看起来是正常的,其实上下均可打开、中间有隔断的罐子,上下两半各放两种不同的口味;
C 参与者品尝第二种果酱;
D 实验员将第二罐果酱同样地翻转一下;
E 参与者选择他们喜欢的果酱;
F被试再次品尝自己选择罐子里的果酱,因为罐子已经翻转过,所以果酱的口味已经发生变化。
虽然不同果酱之间的口味差别很大并且参与者能够很容易地区分出不同的口味,但是在那些被调包的果酱品尝试次里,仍然只有不到1/3的参与者发现自己选择的果酱被调包了。那些未发现果酱被调包的参与者,则能够给出十分令人信服的理由,说明他们为什么选择这个原先根本未选择的果酱。
为什么人们未能发现自己原先选择的果酱已经被换掉?为什么人们能找到足够的来理由来解释自己选择一个自己原先未选择过的口味?
霍尔等人认为两种口味之间的相似性可能是部分原因,但是果酱的其他因素,比如是否专心品尝、果酱的价格等(这些因素在此实验中进行了控制)会不会影响呢?于是研究者接下来做了进一步的研究。
支持或反对,只在翻纸一瞬间
如果说前两个研究是对外表和口味这些非社会性问题的选择,那么在对社会问题的看法上,我们的态度是否也有这种选择的盲目性呢?
霍尔等人最近的研究表明,这种盲目性仍然存在。
研究者让参与者回答自己对一些道德准则或者瑞典当前媒体中正在激烈争论问题的态度,按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的9点进行评分,1表示完全不同意,5分表示对该陈述没有明确的态度,9表示完全同意。当参与者完成了该问卷后,研究者让他们大声阅读第一页的一些问题的答案,并且解释为什么他们这么填。
但是,参与者不知道的是,在他们翻回第一页时,问题栏的问题已经发生了变化,有几个关键的陈述已经完全不同于他们原来回答的问题。
例如,参与者原先回答的问题是“应该禁止政府进行大规模地监控邮件和网络来打击国际犯罪和恐怖活动的行为”,但当他们重新来读的时候,这个问题变成了“应该允许政府进行大规模地监控邮件和网络来打击国际犯罪和恐怖活动的行为” (这里加粗以突出,原问卷中无加粗)。也就是说假如参与者以前的答案是完全赞同(即禁止政府的监控),他们翻回第一页时,答案表示的意思已经完全相反了(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连环合同信增信,银行担保责任几何.doc
- 连杆体的机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doc
- 连续定常系的频率法滞后校正.doc
- 连续时间信的傅利叶变换及MATLAB实现.doc
- 连衣裙夏装裙搭配 穿着既性感又清凉.doc
- 连锁互换第定律讲解.doc
- 连锁便利店营管理手册(doc_25).doc
- 连锁企业在国本土存在的问题.doc
- 连锁便利店行性分析报告.doc
- 连锁加盟店发与设计.doc
- 2025年江西省时事政治考试试卷带解析必背(有一套).docx
- 2025年河南省公务员考试时事政治考试试卷带解析附完整答案【全优】.docx
- 2025年河南省公务员考试时事政治考试试卷带解析及完整答案【各地真题】.docx
- 2025年辽宁省公务员考试时事政治考试试卷带解析附完整答案【夺冠】.docx
- 2025年河南省时事政治考试试卷带解析含答案【预热题】.docx
- 江西昌河航空工业有限公司校园招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及参考答案1套.docx
- 2025年江西省时事政治考试试卷带解析必背(综合题).docx
- 2024年案件风险防控学习心得体会范例(4篇) .pdf
- 2025年江西省时事政治考试试卷带解析(全国通用).docx
- 2024年竣工验收管理制度(三篇) .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