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等方法及例题剖析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聚焦考纲 ???? 句式变换是小综合性质的语言运用题,须要一定的语法基础,但主要的是语感,能力层级属D级。根据要求不同,分两种形式。一是明确规定将句子改变成某种句型。二是不提供变换的句型,但提供了变换句子开头的词或短语。 复习点津 ???? 1.选用句式题的解法 ???? (1)审清题目要求,要弄清题目要求的是保持上下文的连贯,还是为了突出强调某个意思,以便思考时更有针对性。 ???? (2)根据题目要求认真分析所供材料,如果要求保持上下文的连贯,则要注意分析话题、句式,如要求强调某一意思,就要从句首句末的位置上去分析。 ??? (3)选择适合要求的选项(这种题一般为选择题) ???? 2.变换句式题的解法 ??? (1)认真审清题目要求,明确做题的“方向”。 ???? (2)仔细分析原句特点,包括原句的句式特点,原句分句间的关系,原句的句子结构特点等等,为改换句式打下基础。 ???? (3)根据题目要求改变原句句式,同时须相应地改变原句中的词语甚至句子结构,如主动句与被动句的变换,就要将主动者与被动者的位置互换,表主动和被动关系的介词“把”“被”互换。1999年高考第25题也要改变原句结构。 ???? (4)改后检查,看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改变了原句意思,改后的句子是否规范。 第一课时?? 选用句式 复习提示 ???? (1)选用句式,指的是根据表意的需要(如强调重点的不同,语意深浅的不同等)或题目规定,选择恰当的句式。这就要求我们了解句式的基本知识,以便恰当地选择句式。 ???? 句式的选用是为了使表达更加规范、准确或生动,因此,就必须结合具体的语义环境,并尽力使选用的句式与原句保持一致。从汉语的表达上来说,不同的句式可以表达相同的内容,但不同的句式之间往往又会有一些细微的区别,如上下文的连贯,内容的准确性,文章的感染力,表达的清晰性等。句式的选用往往就是针对这些细微区别的。 ???? 高考句式的选用题,通常是与句子的衔接、连贯结合在一起考查的。 ???? (2)选用句式的基本要求。 ???? 这类试题,要求考生在基本保持给定语句原意的基础上,重新组合材料,以新的句式体现命题者的要求。这里所说的“新的句式”,是由考生自己设计、选定的,“选用句式”是为达到某种表达效果服务的,要注意四点: ???? ①要围绕“中心点”展开。 ???? ②根据语意的侧重点选择句式。 ???? ③调整句式,使之明晰。要使语句不明晰的句子变明晰。 ???? ④组合词语或句子要根据语义要求。 (3)选用句式题的解答步骤。 ???? ①审清题目要求,明确是保持上下文的连贯,还是突出强调某个意思,增强思考时的针对性。 ???? ②根据题目要求,分析所供语言材料,确定答题切入点。 ???? ③选择适合要求的选项或组织恰当的词语组合成句。 经典例题 ???? (2005?高考预测题)下列四句话,用的词语相同,但语调的重点却不同。其中分别强调“受话人”和“打电话”这件事的一组是(?? ) ???? ①他上午在家里是给我打了一次电话。 ???? ②他上午是在家里给我打了一次电话。 ???? ③他是上午在家里给我打了一次电话。 ???? ④他上午在家里给我是打了一次电话。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 [解析」此题考查分析选择句式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句中“是”的作用。句中“是”不表示判断,它具有增强语气、突出强调的作用;在句中“是”后面紧挨的内容即是要加强突出的部分。由此看来,①句“是给我”强调的是受话人;②句“是在家里”强调的是发话人发话的地点;③句“是上午”强调的是发话的时间;④句“是打了一次电话”强调的是打了一次电话这件事本身。???? [答案]C 考点训练 1.(2005?石家庄)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他人的微笑,真伪难辨,但??????? 微笑战斗,强哀兵必胜,那微笑是给予对手的饱含怜悯的批判。 ?? A.即使是阴冷的奸笑,也无妨还之以笑颜;即使是虚伪的笑,也不必怒目而视,仍可报之以粲然一笑。 ?? B.即使是虚伪的笑,也不必怒目而视,仍可报之以粲然一笑;即使是阴冷的奸笑,也无妨还之以笑颜。 ?? C,对虚伪的笑,不必怒目而视,要报之以粲然的微笑;对阴冷的奸笑,也当笑颜相迎。 ?? D.对阴冷的奸笑,为什么不可以还以笑颜?对虚伪的笑,为什么不报之以粲然微笑,而一定要怒目而视? ???? [解析]语意由轻到重安排?? [答案]B 2.(2004?安徽省)根据语境,填人下列两句话中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