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孙中山和谐伦理思想对构建和谐人生环境的启示
孙中山和谐伦理思想对构建和谐人生环境的启示
[摘 要]本文探析了孙中山和谐伦理思想的溯源,建构了孙中山和谐伦理思想的体系,在明晰人生环境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了孙中山和谐伦理思想对构建和谐人生环境的启示,对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关键词]孙中山;和谐伦理思想;和谐人生环境
[中图分类号]b82-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6 — 0007 — 02
孙中山没有专门论述和谐伦理思想,其思想散见于各种文件论述之中,今梳理其思想,汇集成体系,旨在明晰孙中山和谐伦理思想的溯源和内容,并阐述对构建和谐人生环境的启示。
一、孙中山和谐伦理思想溯源
1.中国传统和谐伦理思想
(1)心和。儒家心和思想主要体现在义利观上,追求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从而推及至身心和谐。《孟子·尽心上》的“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就表达了这样的思想。孙中山的和谐伦理思想根源于中国儒家和谐伦理思想,对人内心和谐比较认同《荀子·大学》中三纲八目所阐述的观点。孙中山认为提高人的智慧,教化人的道德,强健人的身体,才是修身养性,才能真正的达到内心和谐。
(2)人和。人和思想是儒家理论的主要内容,儒家“仁学”就是专门研究人伦关系的学说。《孟子·梁惠王上》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论语·学而》的“和为贵”都是人和思想的体现。孙中山尊崇儒家“八德”,并对其进行了传承和创新,他考虑到儒家仁爱有差等性,又进一步升华到墨家的“兼爱”,提倡应不分亲疏远近普遍施爱,进而达到人与人和谐共生的目的。
(3)太和。太和思想是传统和谐思想中关于社会和谐,世界和谐的思想。“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出自《周易》乾卦《彖传》,意思是自然按规律变化,人类按规则生活,宇宙才能统一,社会才能和谐。《诗经·大雅篇》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礼记·礼运》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是谓大同”都是对社会和谐的描述。孙中山热衷于大同之说,晚年曾两次全文抄录《礼运·大同篇》,可见孙中山对儒家大同理想的深深情结。
(4)天和。天和是传统和谐思想中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宋代理学家张载第一次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说法。《道德经》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庸》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都是天和思想的典范。孙中山继承了传统的人与自然相和谐思想,重视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自然地理环境,阐释了“夫地利者,生民之命脉”的环境整体观,〔1〕 “地能尽其利”的生态平衡观。〔2〕
2. 西方社会的和谐伦理思想
源于法国《人权宣言》的“自由、平等、博爱”思想对孙中山影响深远,孙中山曾将其视为“社会主义之真髓”,他说“社会主义者,人道主义也。人道主义,主张博爱、平等、自由,社会主义之真髓,亦不外此三者,实为人类之福音。”〔3〕可见“自由|、平等、博爱”是人际和谐、社会和谐的“真髓”。
二 孙中山和谐伦理思想的内容
1.个体伦理思想
(1)修食健体。孙中山认为“我中国近代文明进化,事事皆落人之后,惟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未文明各国所不及。”〔4〕他说:“中国常人所欲饮者为清茶,所食者为淡饭,而加以蔬菜豆腐。此等之食料,为今日卫生家所考得为最有益于养生者也。”〔5〕这是中国人口昌盛、“常多上寿”原因。孙中山认为体育应该在教育之先,故提倡“体、智、德”,健康身体是和谐身心的基础。(2)审美养心。孙中山很重视艺术修养,他曾说:“夫悦目之画,悦耳之音,皆为美术。”〔6〕认为中国“文字递进,逾五千年”“富丽殊绝”誉满全球。把音乐、美术、书法作为涵养内心品性的生活内容,丰富了自身的精神境界,和谐了心灵。(3)八目之内圣外王。孙中山崇尚儒家三纲八目的修为方式,即“就是《大学》中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一段话。”并认为这是“把一个人从内发扬到外,由一个人的内部做起,推到平天下止”的系统修身理论。〔7〕(4)“心性文明”。〔8〕心性是传统国学思想的概念,“心性文明”即精神文明,为孙中山首倡。具体指从个体内心道德、行为习性上修持,从而范化到国民群体自我精神进步的文明。
2.人际伦理思想。(1)八德之“忠孝信义仁爱和平”。孙中山提倡儒家“八德”。他说“讲到中国固有的道德,中国人至今不能忘记的,首是忠孝,次是仁爱,其次是信义,其次是和平。”〔9〕孙中山并没有盲目继承传统,而是赋旧词予新意,使传统思想与时俱进,熠熠生辉。(2)“互助论”。孙中山说:“今日进于社会主义,注重人道,故不重相争,而重相助。”〔10〕指出:“物种以竞争为原则,人类则以互助为原则。”〔11〕提倡人际互助合作,理顺人际和谐发展。(3)“自由平等博爱”。孙中山认为”中国人民久处于专制之下,奴性已深”,〔12〕理应提倡自由。平等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小学生国庆假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PPT课件.pptx VIP
- 《电子商务基础》第一章课件.pptx VIP
- 第2单元活动3 编程实现算法 课件湘科版信息科技五年级上册.ppt
- 1.2记录个人观点(课件)-三年级信息科技全一册(河北大学版2024).pptx VIP
- 《黄金交易基础知识》课件.pptx VIP
- (高清版)DB22∕T 2758-2017 黑参 地标.pdf VIP
- 品牌管理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学教程(最新).pptx
- 2025年GB 45673《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通用规范》解读宣贯学习课件.pptx
- 消防救援人员申请结婚报告表.doc VIP
- 答司马谏议书选择题及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