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工具-MSA测量系统程序.ppt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零件間變差分析 根據表1所示數據繪制均值圖,在均值圖上對各位評價人以相同的零件 號順序標繪每個子組的平均值(x),平均值代表零件變差及測量變差。 2名評價人3次試驗5個零件 評價人1 評價人2 ? ? ? ? ? ? ? ? ? ? 219.2 216.6 214.1 UL控制限 LL控制下限 X 1 2 3 4 5 1 2 3 4 5 零件 ? = 失去控制 UL/LL上/下限 300%的零件平均值在限值外,測量過程不足以檢測出零件間變差。 (圖5)零件評價人均值圖 UCLX =X+A2R LCLX=X-A2R =216.6+1.023×2.5 =216.6-1.023×2.5 =219.2 =214.1 式中試驗次數(3)用的(A2)系數(來自表3)等于1.023 在均值控制圖中可看出零件的變差。對每一位評價人來說,子組 平均值反映出零件間的差異。由于零件平均值的控制限值以重復性誤 差為基礎,而不是零件間的變差,所以許多子組的平均值在限值以外 。如果沒有一個子組平均值在這些限值之外,則零件間變差隱蔽在重 復性中,測量變差支配著過程變差,如果這些零件用來代表過程變差 ,則此測量系統用于分析過程是不可接受的。 相反地,如果大多數零件平均值落在限值外,那麼一般認為測量 系統是適當的。因此,X圖表明測量系統測量零件的相對能力。在某 些情況下,這種評價足夠用來確定測量系統是否合適。 在本例中由于只有30%或少于一半的平均值在限值外,本例中的 測量系統不足以檢測出零件間變差。 一旦測量過程是一致的(極差圖受控),而且可檢測出零碎件間變 差(均值圖的大部份點在控制限值外),那麼可確定測量系統占過程變 差的百分比。測量系統標準偏差(σm)估計為: σm= (σ2+σ2) e o 式中σe 為量具標準偏差,σo 為評價人標準偏差。 則σm= (1.452+0.192)=1.47 測量系統變差或量具RR=5.15σm=5.15×1.47=7.6 零件間標準偏差(σp)的估計是通過確定每一零件平均值,然後找出 樣品平均值極差(Rp),零件間標準偏差(σp)估計為 。零件間變差將 為5.15 ,代表正態分布的99%測量結果。 為了計算表1中數據的零件變差,通過平均所有評價人對每一樣本的 測量值來計算每一零件的樣本平均值。在這個例子中,零件1至5的零 件平均值分別為217.3,217.7,216.0,213.0,及219.2。根據樣本平均 值,樣本平均值極差(Rp)是通過最高(219.2)減去最小(213.0)計算得出。 或Rp=6.2。零件間標準偏差(σp) 。 σp= =6.2/2.48 =2.50 在表2中給出,它取決于零件總數據(m=5)和g,這里g=1因只有一個 極差計算。在正態曲線下99%範圍內零件間零件變差=PV=5.15×2.50 =12.8 Rp d2 * Rp d2 * Rp d2 * D2 * 過程變差百分比: %RR 與測量系統的再現性與重復性相關的過程變差百分比%RR由 [ ] ×100%來估計,式中σt 為總過程變差標準差。 σm σt σt= (σp2+σm2) 在本例中σt= (2.502+1.472)=2.90 總過程偏差=TV=5.15×2.90=14.9 %RR=[ ] ×100=[RR/TV]×100=[7.6/14.9]100=50.7% 產品尺寸的分級(數據分級)數(見測量系統分辯率P8頁之討論),可 根據[ ] ×1.41或1.41(PV/RR)確定。 在本例中 數據分級數=[PV/RR] ×1.41

文档评论(0)

treyhbgf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