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1.ppt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4章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1

第4章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劳动力的国际流动 资本的国际流动 两缺口模型 技术的国际流动(自学) 第一节 劳动力的国际流动 ◆劳动力国际流动的简单历史回顾    1. 15-19世纪,“三角贸易”中,非洲减少了近一亿人口;    2.1831年-1909年英美两国吸收移民1338万人。1919年成立了国际劳工组织,国际劳动力的流动趋于法规化。    3. 1950年-1974年迁入北美和大洋洲的移民就有1600万人,1980年代初有1970万人。    4. 21世纪后,尤其是由于美国9·11事件的发生,使得国际劳动力的流动又重新陷入了一个相对低潮期。 ◆劳动力国际流动的原因 1、经济因素 (1)劳动力供求差异 (2)工资的国民差异 (3)经济周期波动 (4)对外直接投资 2、政策法规制度因素  这些因素集中反映在对待劳动力流入的态度上。 3、社会文化环境因素  主要包括语言、宗教和文化等因素 ◆劳动力国际流动的形式 永久移民式的劳动力国际流动:工程技术人员 科技人员 知识分子和其他长期工作者 中短期国际劳务输出:工程、服务等工作人员 留学人员、技术性劳务合作(人才流动) 、在外资机构的工作人员(未跨国界)等为外国利用的本国劳动力等都可以算作劳动力的跨国流动 ◆劳动力国际流动的经济分析 第二节 资本的国际流动 一、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 1、国际剩余资金较多,同时国际资金需求旺盛。 2、利率和汇率因素。 3、资本本身逐利的根本性质。 4、国家风险因素。 5、经济政策性因素。 二、国际资本流动的类型 1、长期资本流动:期限在一年以上或未规定期限的资本流动。 (1)国际直接投资 (2)国际证券投资 (3)国际贷款 2010年登记外债余额中,国际商业贷款余额为2701.08亿美元,占79.98%,所占比重较2009年末上升5.56个百分点;外国政府贷款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余额为676.30亿美元,占20.02%。 2、短期资本流动:一年以内的资本流动。 (1)资金调拨流动 (2)保值性流动 (3)投机性流动 三、国际资本流动的理论及效应分析 1、完全竞争理论 2、垄断优势理论 该理论认为,跨国公司到海外投资,有两个条件:一是在外国的投资收益高于在本国的收益,因而要扩张;二是在国外投资收益高于当地企业,这是在国外得以生存的条件。 3、生产内在化理论 该理论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可以解决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效率与外部市场的矛盾,即企业扩展它的内部空间而超越国界就意味着对外直接投资的目的在于防止国外市场的不完全性对它的管理效能产生不利的影响,以保证垄断的高额利润。 4、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邓宁在1977年提出。该理论认为对外直接投资是由三种特殊优势综合决定的: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和内在化优势。 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情况 2006年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全口径数据(含银行、保险、证券)为: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1485家,同比下降5.76%;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94.68亿美元,同比下降4.06%。其中,全国非金融领域(不含银行、保险、证券)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1473家,同比下降5.75%,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30.21亿美元,同比增长4.47% 。 2007年全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全口径数据(含银行、证券业)为: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7888家,同比下降8.69%;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26.58亿美元,同比增长13.8%。其中: 2007年1-12月,全国非金融领域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7871家,同比下降8.69%,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47.68亿美元,同比增长13.59%。 2008年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7514家,同比下降27.35%;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23.95亿美元,同比增长23.58%。 2009年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3435家,同比下降14.83%;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00.33亿美元,同比下降2.56%。 2010年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7406家,同比增长16.94%;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57.35亿美元,同比增长17.44%。 五、外资与外债问题 ◆两缺口模型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钱纳利和斯特劳特提出来的。理论说明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来弥补国内资金短缺的必要性。 1.缺口的概念    宏观经济学:I=S(国内资源足以支持理想的增长速度)    若抛除进出口因素,    IS:投资过热,出现通胀,生产资料供应不足    IS:出现存差,意味着经济增长速度未达充分 2.两缺口模型 国民经济恒等式:总需求=总供给 总供给Y=C+S+T+M

文档评论(0)

liuda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