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社會報告﹏六年十三班三十一號李怡萱
♀﹏♀社會報告♂﹏♂六年十三班三十一號李怡萱 台灣傳統的民俗文化的「俗」,是在於它是「普遍存在」的生活文化,但並不因普遍而低俗、粗俗。台灣的傳統民俗藝術,其實是民眾普遍皆有基本的藝術造詣,因為普遍,才成為全民共同之文化習俗,所以「台灣民俗文化」,並不是低俗而普遍的生活文化概念。我之所以要做這一點強調,是因為目今文化界或公私立單位、機構所提到的「民俗文化」,常是本末倒置的概念理解,也就是錯誤的認為:民俗即是過去的民間文化,因為是大眾文化,所以存在著是普遍性的「非精緻」文化,甚至因為它是基層的文化,所以難免低俗或粗俗化了,這實在是非常錯誤的觀念。 許多所謂的民俗文化活動,多得是不拘好壞、不問是非的雜陳活動,只要是農業或農村社會、舊社會裡生活上的一切,都成了許多「民俗活動」中擺飾的一環,更可悲的是,還有刻意做老夫子式的自我矮化 ------------ 在現代社會中展示不合時宜的『民俗』生活概念。於是,原住民的鯨面竟也成了國寶、牛車成了民俗、吹糖也成了可以推廣的民俗小吃(吃下『藝人』用嘴巴吹出來的糖,多髒啊!)、新郎新娘騎馬遊街的『婚禮習俗』出現在不產馬的台灣、拋繡球竟然也成為傳統文化……,諸種現代人認為的『以前的』、『奇風異俗』皆可以為民俗……,於是乎民俗何其多!民俗又何其的俗!新鮮、好玩之外,卻讓現代人加深對傳統文化的誤解,更加相信民俗即是落伍的、是應該淘汰的。 民俗文化、傳統藝術果真如此的破舊不堪?未必!然而精緻或進步的文化藝術為荷?不存在於『傳統民俗藝術文化』當中嗎?試舉現代社會所深信不疑的『學音樂的小孩不會變壞』廣告詞,以及目前官方和文化界都頗為認同,引進自西方藝術觀念的社區劇場為例,來說明台灣傳統社會文化中的先進、精緻的藝術以及台灣先民的文化信念、智慧、經驗。 其實在台灣已經有兩三百年的實踐歷史的『舊傳統』,也是七○年代以前,台灣社會群體的共同的文化意識,也就是說,它原本就存在於台灣的傳統民俗文化當中,在傳統台灣社會生活中實踐兩、三百年之久,口號和觀念仍新,而傳統生活中的實際文化行為卻即將成為失傳的古董和被誤解的落伍觀念,一直在實踐這些傳統文化的民眾,除了抱怨傳統藝術文化在保存和傳承方面的危機之外,也從來不曾想過,他們的觀念非但不是落伍的傳統,更是非常符合現在社區文化的要求,也是非常現代的進步觀念。 在子弟館裡輩份的倫理也毫不馬虎,遇村裡有紅白事,師兄弟們全都放下手邊的工作,義務援陣以助是不在話下,而遇到年節慶典或神明生日,更是大小陣頭齊出助興,甚至或租或購行頭粉墨登台,娛神娛人又自娛,極盡視聽之能事,尤其是遇到其他曲館,互相觀摩學習和較勁的味道頗濃,人不多還無所謂,但是藝術就不能讓人比了下去、藝陣的表現不能不強,所以台灣有『輸人不輸陣、輸陣難照面』的諺語,也正是這種社區的榮譽感促使著台灣傳統藝術文化的推展得以普遍和進步。 然而學院藝術流派及許多研究文化藝術者,基本上是純西方或非常中國主流文化的藝術概念和文化思考,少有真正用心去了解台灣的傳統文化,更遑論瞭解台灣傳統藝術當中的精緻面和並未能從中學習、發掘和得到訊息,卻常在文化意識上賣辦式的自西徂東! 或許,下次再看到民俗文化活動或台灣傳統藝術活動時,除了看看繽紛的活動外表之外,該用點心去思考和瞭解:民俗不俗!傳統文化是歷史經驗的精華累積,未必是落伍、過時的!!! *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