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文化生活第二单元复习课件[tj]剖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探究一 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普及、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且中国很多城市和乡村的年俗都不一样,有着各地的特色,如煮腊八粥、扫尘送土、张贴年画、敬祭祖先等丰富多姿的民俗活动。只有申遗成功才能遏制年文化的消失。 (1)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春节”申遗的必要性。 (2)请对我国如何科学地实施文化遗产保护提出合理的建议。 (1)①民族节日的重要地位(……)。“春节”申遗有利于展示中华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②文化遗产的重要地位(……)。“春节”申遗有利于保护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春节”特有的文化特色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2)①积极地将优秀文化遗产申报给联合国教科组织,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给予保护 ②政府要增加投入,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 ③公民要树立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自觉投入到文化遗产保护活动中去。 (4)促进文化交流的意义 A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外域文化不断传人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B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古代中华文化不断地向外传播,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探究二 近年来,北大附属中小学远程教育网形成卫星、互联网、面授三方于一体的“天地人”三网合一的远程教育体系,为全国广大中小学教师、学生提供远程教育信息服务。北大附属中小学远程教育网倡导“共建、共享、互动”,让优秀的资源直接与各地学校对接,提供了快捷、准确的信息渠道,实现了“零距离”教学。 结合材料,谈谈对上述做法的认识。 (1)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2)互联网具有传播同网、全球同时、受众主动、双向互动的特点。 (3)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潮州茶文化是岭南茶文化的重要系列,而尤以“工夫茶”著称。 “夜枕乡井土,日饮工夫茶。”潮州人钟爱工夫茶就像他们对潮州的钟爱一样。家家户户至今都保留着泡工夫茶的习俗。对传统习俗应这样理解(  ) ①传统习俗具有继承性  ②传统习俗是应该抛弃的糟粕  ③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④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用“传统文化的特点”知识说明,清明祭奠方式及其演变体现了什么道理? ①清明节作为中国特有习俗至今已沿袭了二千多年,体现了传统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和鲜明民族性。(1分) ②清明祭奠方式随着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逐渐演变,体现了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1分) (2)根据清明祭奠方式的演变,用文化创新途径的知识,你认为如何才能更好地继承民族传统文化? ①传统的祭奠方式被新的祭奠方式取代,说明既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又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体现时代精神。 ②清明习俗随着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而演变,说明要立足社会实践,适应实践需要和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3)试从文化多样性和文化继承性角度说明保护民族传统节日的理由。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和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这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必然要求。 ②传统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文化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保护民族节日才能繁荣民族文化,为民族生存和发展奠定精神根基。 始于春秋时期的清明节至今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了。扫墓是最早的清明祭拜的形式,这种习俗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逐渐演变为更多的形式。自2002年共青团中央发起了“清明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民族魂”活动。10年来,参与人数从最初的100万跃升到目前的1000多万。将祭奠先人的文字和音像放在互联网上,让所有的亲人和故友都能在不同的地方同时或随时祭拜,这种文明和科学的祭拜方式, 让逝者安息,于生者有益。 试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结合以上材料,简要回答: (1)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什么特点?(2分) ?(2)你是怎样看待清明祭拜形式的演变的?(12分) (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2)①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清明节祭拜活动集中展示了人们对先烈和先人的尊重和怀念情感。 ②对待民族节日应该在继承中发展。我们对传统节日的继承不但要注意其形式的变化,更要注重其蕴含的文化精华的内容,不断为传统的民族节日丰富新形式,增添新内容,做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③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利用网络方式对先烈、先人

文档评论(0)

007773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