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讲课.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贸易政策措施 第一节 关税措施 第二节 非关税措施 第三节 鼓励出口的措施 第一节 关税措施 关税的含义 关税的种类 关税的征收方法 关税的执行 第一节 关税措施 一、关税的含义(Customs Duty;Tariff): (一)含义。一国海关对进出关境的物品,向进出口商或物品所有者征收的一种税。 (二)特点: 强制性 无偿性 预定性 间接税 (二) 征收关税的目的 1、增加本国的财政收入(to raise revenues) 我国关税情况:关税是我国财政收入的重要和稳定的来源,在中央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998年至2004年,海关税收在中央财政收入中所占比重均超过20%。 1999年全国海关税收净入库1589.6亿元;2000年突破2000亿元,达2241.9亿元;2001年净入库2492.32亿元;2002年,全国海关税收净入库2590.57亿元;2005年海关税收首次突破五千亿元大关,全年税收净入库5278.36亿元。 2、 保护本国的工业生产和国内市场 (to protect industry and domestic market. ) 二、关税的种类 (一)按征收对象和商品流向分类 1、进口税(Import Duties) 2、出口税(Export Duties) 3、过境税(Transit Duties) 二、关税的种类 1、进口税(Import Duty) (1)进口税的含义:是进口国的海关对进口货物向本国进口商所征收的关税。 (2)进口税的种类(最惠国税、普通税) 按待遇或税率的高低不同,主要分为最惠国税、普通税 ①最惠国税:适用于与该国签订有最惠国待遇条款的贸易协定的国家或地区的进口商品。 ②普通税:适用于与该国没有签订这种贸易协定的国家或地区的进口商品。 (3)阶梯关税(P134) 原材料进口征税税率最低,半成品次之,制成品征税税率最高。 2、出口税(Export Duty) (1)含义:出口国海关在本国的出口商品输往国外时,对出口商所征收的一种关税。 (2)目的: 增加财政收入 保证国内市场的供应 3,过境税(Transit Duty) (1)含义:又称通过税。它是一国对通过其关境的外国货物所征收的关税。 (2)特点:因对本国市场没有影响,故大多数国家将其废除,而只对过境货物收取少量的准许费、印花费、登记费和统计费等。 埃及苏伊士运河管理局公布的统计报告说,苏伊士运河自1975年6月重新启用到2000年6月的25年里,共为埃及征收的船只过境税达300亿美元。2002年苏伊士运河过境税收入为19.63亿美元。 船只过境税也由当初每天97.3万美元增加到现在约500万美元。 (二) 按照差别待遇和特定的实施情况分类 1、进口附加税 2、差价税 3、特惠税 4、普惠税 1,进口附加税 (Import Surtaxes) (1)含义:一国对进口商品除征收一般进口税外,还往往根据某种目的再加征进口税。所加征的进口税,叫做进口附加税。是一种临时税。 (2)目的: 应付国际收支危机,维持进出口平衡; 防止外国商品低价倾销; 作为贸易歧视或报复的手段。 (3)种类:反倾销税、反补贴税 ①反倾销税 (Anti-dumping Duty) 定义 目的 征收反倾销税的条件 反倾销税不应超过确定的倾销幅度 实施反倾销措施的条件: 首先,确定存在倾销的事实; 第二,确定倾销对国内产业造成了实质损害或实质损害的威胁,或对建立国内相关产业造成实质阻碍; 即确定倾销和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目前我国这方面的情况 1997年3月我国出台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 更多的是我国出口企业遭遇来自许多国家的反倾销指控和被征收反倾销税。 2005年下半年,全球发起的反倾销调查和实施的反倾销措施分别为82起和76项,均大大低于去年同期的106起和93项。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商品遭受的反倾销却不降反升,依然保持反倾销“最大受害国”的地位。 去年下半年,中国出口产品遭受的反倾销调查居全球之冠,共有33起,远高于2004年同期的24起;中国出口产品被施加的反倾销措施也最多,共有22项. 原因主要来自以下方面: 我方的低价倾销和不应诉; 对方不承认我国为市场经济国家,不恰当的替代国的选择 发达国家对自身的保护 ?以前许多企业不愿积极应诉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搭便车(free rider)”的动机。根据“一国一税”制原则,所有来自中国的同类受调查产品按统一税率征收反倾销税。 但是随着“谁应诉谁受益”原则和分别税率裁决的执行,努力程度不同的企业获得的收益也会不等, “搭便车”越来越行不通。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中国应诉欧盟彩电反倾销。 1991年中国大屏幕彩电在欧洲市场被征以

文档评论(0)

新起点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