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3讲 │ 备用习题  1.下面甲、乙两图分别表示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单独培养(甲)和混合培养(乙)时的个体数量变化曲线。从该图所示的结果可以推断(  ) 甲           乙 B 第33讲 │ 备用习题  ①双小核草履虫比大草履虫个体小 ②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是竞争关系 ③双小核草履虫对环境的适应性强,在竞争中获胜 ④大草履虫在和双小核草履虫的种内斗争中失败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第33讲 │ 备用习题  [解析] 由甲图可看出,单独培养时,双小核草履虫个体数大于大草履虫,说明双小核草履虫的繁殖能力强,适应环境的能力强,在混合培养时,可借此优势在竞争中获胜。由乙图两曲线变化趋势看,曲线符合竞争关系曲线,因此它们之间是竞争关系。注意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不是一种生物。 第33讲 │ 备用习题  [备选理由] 由于篇幅所限,本节探究点未涉及。 第33讲 │ 备用习题  2. 一块甘蔗田弃耕几年后,形成了杂草地,该草地群落中(  ) A.物种组成比甘蔗田简单 B.动物没有分层现象 C.物种组成比甘蔗田复杂 D.植物没有垂直结构 C 第33讲 │ 备用习题  [解析] 该杂草地中的生物构成群落,动、植物都具有垂直分层现象。因甘蔗田弃耕后,人为干涉因素消失,导致弃耕的甘蔗田物种组成更为复杂。 * 第33讲 │ 考向互动探究 变式题 如图33-3为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对此现象解释不合理的是(  ) 图33-3 C  第33讲 │ 考向互动探究 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 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 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 D.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 [解析] 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是群落垂直结构的表现,是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这种现象受多种生态因素的影响,因此A和B选项正确。农业生产上可以根据分层现象,合理套种,搭配种植适当的品种。C选项的逻辑关系不对,合理密植从生态因素角度看是减轻种内斗争,保证充足的光照和CO2供应。 第33讲 │ 考向互动探究 ? 探究考向三 群落演替过程以及探究水族箱中群落的演替 第33讲 │ 考向互动探究 1.群落演替的类型 (1)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比较 森林砍伐地、弃耕地上的演替	  裸岩上的演替 实例 人类活动较为关键	    自然因素 影响因素 经历时间较短	    经历时间漫长 时间 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是保留有土壤条件,甚至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 	    在一个从来没有过植被,或者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 起点 次生演替	    初生演替 第33讲 │ 考向互动探究 (2)群落演替特点 ①演替是群落组成向着一定方向、具有一定规律、随时间变化的有序过程,因而它往往是可预测的。 ②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变化,但人类活动可使其不按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3)群落演替的原因 ①决定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存在于群落内部,即内因是群落演替的决定因素。 第33讲 │ 考向互动探究 ②群落之外的环境条件诸如气候、地貌、土壤和火等常可成为引起演替的重要条件。 (4)生态演替的最终阶段——出现顶极群落。[其中各主要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达到平衡,能量的输入与输出以及产生量和消耗量(如呼吸)也都达到平衡。]但要注意在有些情况下还会发生退行演替。即物种组成趋于简单。 【特别提醒】 1.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环境下的演替都是最终达到一个成熟阶段,这时候群落和周围环境处于相对平衡的稳定状态。此时物种与环境之间高度协调,能量和物质的利用率很高,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高。 第33讲 │ 考向互动探究 2.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取代是一种优势取代,而不是完全取代。 3.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例如治理沙漠、建立人工群落等。 4.群落演替的总趋势: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2.探究水族箱中群落的演替 要求: 第33讲 │ 考向互动探究 (1)水族箱必须是密封的,且是透明的,放置于室内通风、光线良好的地方,但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2)组成成分:非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3)各生物成分的数量不宜过多,以免破坏食物链。 实验目的:设计一个生态缸,观察这一人工生态系统中群落的演替情况。 实验原理:在有限的空间内,依据生态系统的原理,将生态系统具有的成分进行组织,构建一个人工微型生态系统是可能的。但同时,这个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有条件的,也可能是短暂的,它会发生群落的演替。 第33讲 │ 考向互动探究 方法步骤: (1)按100 cm×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