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空大电工学院国防生青春因走进军营而美丽.docVIP

2015空大电工学院国防生青春因走进军营而美丽.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空大电工学院国防生青春因走进军营而美丽

“天骄作健向沙场,自爱登台不忘乡”。2003年金风送爽的日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首约空军“2+2”国防生的55名青年学子,怀着从军报国的信念走进了空军工程大学电讯工程学院。   四年大学时光,头两年进地方名牌高校学习深造,后两年入军队院校淬火加钢,对这些普通而又特殊的地方高校学子来说,确实增添了难得的人生阅历。5月下旬,笔者走近了 他们,记录下了空军首批“2+2”国防生的所思所学所得。   “不做那斗室里的奇松,我要成为一株傲雪迎风的冬梅;不做那浅吟低唱的小鸟,我要成为一只翱翔苍穹的雄鹰……”   ———摘自国防生董佳鑫的演讲稿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曾以第一志愿报考军校却被招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姚娇艳毫不讳言,她的“从军梦”始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70年校庆。那次集会,科学家、将军精英荟萃,特别是有一位姓雷的女将军飒爽英姿,令她久久难忘。从那时起,她就带着执着的愿望和渴求,一心想成为一名女兵。而“2+2”国防生的招收如同架起的一座天桥再度给予了她实现自己梦想的机会。   “做人,应该做一个为国为民的人,有大无畏精神的人,在危急关头大义凛然的人。而军营正是聚集着这样一种人的群体,我渴望加入其中。”以616(原始分)的优异成绩进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硕连读的湖北嘉鱼籍学子胡邓华,签约国防生后如此表露心迹。在那场特大洪水面前,解放军为人民利益赴汤蹈火的大无畏精神深深感动了他。从那时起他就萌生出当兵的念头。   提起绿色军营,学了9年俄语的内蒙包头籍学员柳红杰一脸神往,他一心想早些毕业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奉献给部队。通过《解放军报》等军队媒体的宣传报道,柳红杰的父母认为部队是一所大学校,于是,为他签约国防生全家人鼎立相助。   座谈中,笔者了解到,其实当这些国防生刚刚做出“到部队去”的选择时,有些人不理解,毕竟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这类国家电子信息重点大学的学生,就业的选择面是很宽的。同时,我们也深切地感受到了燃烧在他们心中的那团火,正如胡邓华所说的:“都是同龄人,那么多优秀战士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筑起了一道绿色的长城,我们为什么不能为国防事业尽一份责任呢!”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   ———国防生冯少莉进入军校的感言   军校给了国防生们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比如队伍训练,刚开始不少国防生抵触情绪很大,现在他们明白了为什么要搞军政训练,这是为了培养一种深入骨髓的东西———军人素质。   父母均为教授的上海籍国防生胡全笆,开始对于军校生活很不习惯。当初他是穿着一双拖鞋去参加签约国防生体检的。进入空工大电院不到两周时间,他就逐渐开始适应这里的一切。他说在这里得到了健康的体魄,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在地方高校的同龄人相比,这正是他们所缺少的。每天按时就寝,起床之后整理床铺,衣冠整齐地离开寝室去学习训练,即使放假回家也如此。   “只有富有朝气的心灵才能感受到军校生活的无穷乐趣。”学员朱淑梅同样是个有着美丽梦想的女孩子。清晨,在嘹亮的军号声中开始一天的生活和学习;晚上,伴随着军号声入眠。这样的生活对我们来说是崭新的。军事化的管理去掉了我们身上的自由、散漫,也使我们的生活、学习更有规律。   学员孙禄在《当兵的感受》中动情地记叙了他的“拉练之旅”:同过窗的是同学,扛过枪的是战友。在那次拉练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什么叫战友情。我由于腿上有伤,归途中渐渐落后了。周围同学不停地鼓励我,一直帮我走完拉练最后的路程。为了队里的荣誉,他们宁愿多承受一些苦累。我噙着泪,任由他们架着跑。   采访过程中,我们明显感受到他们已完全融入了军校这个大集体。模拟连指导员殷东方说:“学员们到校后不久,学院、系领导就亲自到宿舍问候,询问有没有困难,是否习惯这里的生活等等。系政委张国良更像兄长一样关心体贴我们的生活和训练。系主任夏靖波还专门召集我们座谈,了解我们的思想动态,解答我们的疑问。这里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大家庭。”   “当我们佩上蓝肩章的时候,我们就把建设国防事业的重任放到了自己的肩上。”   ———摘自国防生殷东方的思想汇报   走进军校,国防生们失去了地方同龄人向往的自由和随意。出校门要请假,外出时限时间等,但在诸多不便的同时,也给了他们与地方同龄人所体味不到的充实。   同样是大三,姚娇艳在地方大学的同学们却正忙着出去兼职,有做家教的,还有提前签约地方公司的。对此,姚娇艳说,其实学好专业课和做兼职是挺冲突的,好多同学为了找个好工作都放松了专业课的学习,而他们这群国防生们却能有幸走进军校,继续坚持学好专业课,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从地方重点高校带来的优良学风,注定这群活跃的年轻人不会在军校这个大集体中扮演平庸的角色。采访中,我们还惊喜地发现,这批“2+2”国防生们尽管入军校时间不长

文档评论(0)

fETyiQSnP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