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温暖心的归属——谈谈如何培养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精选.doc

爱的温暖心的归属——谈谈如何培养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精选.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爱的温暖 心的归属 ——谈谈如何培养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 绵阳二中 唐华 美国政治学家、教育家古德诺先生认为:“学校归属感是在学校环境中形成的,学生感觉自己是受欢迎、有价值、被尊重的学校共同体中的成员。学校的学习氛围,校规校纪,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是否有效,教师的教学方式等对形成良好的归属感都有影响。” 班级是学校最小的集体单位又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因此,要培养学生对学校有归属感。首先要使学生对班级有归属感。爱是学生与学校的情感纽带,只要学生学会了爱老师、爱同学、爱班集体;只要学生感受到了老师的爱、同学的爱,班集体的爱,学生自然而然就会爱上学校。把学校作为心的归属、爱的家园。一个有爱的地方就会找到心的归属。的确,我在带班的过程中,特别注重培养孩子对班级的归属感。我的一些尝试与思考,现在汇报如下,与大家交流,希望我们能产生共鸣,共同努力,使孩子们在学校的生活更温暖,让孩子们在学校里能更健康成长。 一、归属学校 文化引领 学生入校,首先感触到的是学校环境,学校文化及学校氛围是否让他感到和谐,温馨和有吸引力,所以我认为良好的育人环境,会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学生是学习文化的主体,学校是学生成才的摇篮,学生要真正爱上学校这片热土,感受环境的和谐与温馨,感受文化魅力,增强对学校的认同感是首要的,老师的个人魅力和先进的文化引领会给学生以充实感和巨大吸引力。 我在带班的过程中,初一以《弟子规》为主题,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初二以《论语》为主题,《论语》从为学,做人,交友三方面感悟人性的真谛。我将《论语》和孟子中的经典名句挑选成册作为班本教材。初三以《巨人传》为主题引导孩子们立志励志从而放飞他们的梦想。下面我主要讲讲我是怎么运用《弟子规》来经营我的班级的。 (一 )诵学《弟子规》 浸润知与行 《弟子规》全文1080个字,113件事,360句话,列举出了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和求学应有的礼仪和规范。它可以培养语感,陶冶情操,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高尚的人格,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培养敦厚善良的心性,激发学习兴趣,为学习其他经典和文化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尝试把《弟子规》作为在班级管理中的宝典,在实践中我也已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1. 率先垂范,营造气氛 教育家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听其言,观其行。”因此自己做到以身立教,言传身教,成为学生的榜样,为践行《弟子规》营造良好的氛围。 开学的第一天正式致欢迎词时,我首先给学生行一个标准的鞠躬礼,感谢他们在开学时准时的到来。在以后的每一周里,我每天上课时我都会鞠一个躬,说:“同学们好!”开始时学生不知所措,但是慢慢的学生会在我鞠躬之前抢先鞠躬,说声:“老师,您好!”坚持了一个星期后,学生在礼仪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见到老师、长辈都会行鞠躬礼,尽显恭敬之心。在我们学校每周一升旗仪式的尊师大礼上,学生们会由衷地向全体老师行鞠躬礼。 2. 持之以恒,知行合一 和学习任何事情一样,学习《弟子规》也要持之以恒,知行合一,才能有所收获。在我班每天早上学生到齐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我的带领下诵读《弟子规》,午间的时候又唱《弟子规》的歌曲。每天的坚持,慢慢的就不再是一种形式,那深深地一个鞠躬,弯下去的是一颗颗恭敬之心;那一声声的诵读,传达的是一颗颗感恩的心;那一句句“首孝悌,次瑾信,泛爱众,而亲仁”感染着每一个正在成长的心灵。 家校联系本上的德育感悟写的是自己对弟子规的心得。每个星期三的班会课上我都会和学生们一起学习《弟子规》的有关内容及相关德育故事,让学生在德育故事中受到感染,更好地领会《弟子规》的深刻内涵。 诵读、写作只是学习《弟子规》的一种手段,最重要的是践行。我帮学生定好践行计划表,每周做到的就在计划表中相应事件上打钩,如“入则孝”的践行表上的内容有:1、按摩;2、捶背;3、洗脚;4、说服爸爸戒烟;5、洗菜烧菜;6、洗衣煮饭;7、盛饭、洗碗;8、扫地拖地;9、端茶倒水;10、出门道别;11、回家报平安…这样,刚开始学生是“要我做”,到了后来,通过不断地潜移默化,养成了一种习惯,变成了“我要做”。 3. 加强沟通,共同成长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也是一生的老师,更需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为孩子时时做出榜样,这就要求家长加强学习,与时俱进,与孩子一起学习成长,所以《弟子规》中学生要做到的家长也要做到。因此,在刚开展《弟子规》学习时,我通过家校联系、校迅通以及家长会和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倡导他们和孩子一起来学习《弟子规》,并阐明我们这样坚持下去会有什么样的收获。在学习过程中,家长通过家校联系本给我反馈学生在家学习《弟子规》和践行《弟子规》的变化。通过一年的坚持不但学生发生很大

文档评论(0)

cc88055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