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知识之安全气囊系统.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汽车知识之安全气囊系统

安全气囊系统构造原理 鲁植雄 1.安全气囊的作用 无安全气囊,且前乘员未系安全带时的碰撞情形 无安全气囊,且驾驶员系上安全带时的碰撞情形 有安全气囊,但驾驶员未系安全带时的碰撞情形 2.安全气囊的分类 3、全气囊的组成 4.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 5.安全气囊的动作过程 碰撞约10ms后,SRS系统达到引爆极限,SRS气囊组件中的电雷管引爆点火剂并产生大量热量,使充气剂受热分解,驾驶员尚未动作。 碰撞约40ms后,气囊完全充满,体积最大,驾驶员向前移动,安全带斜系在驾驶员身上并受紧,部分冲击能量已被吸收。 碰撞约60ms后,驾驶员头部及身体上部压向气囊,气囊背面的排气孔在气体和人体压力作用下排气,利用排气节流作用吸收人体与气囊之间弹性碰撞产生的动能。 碰撞约110ms后,大部分气体已从气囊逸出,驾驶员身体上部回到座椅靠背上,汽车前方恢复视野。 碰撞约120ms后,碰撞危害解除,车速降低至零。 6. 安全气囊引爆的条件 (1)、碰撞方位为正前方或斜前方±30°; (2)、碰撞时,减速度≥电脑设定的减速度阀值。 7、碰撞传感器 安装位置 类型 滚球式碰撞传感器 滚轴式碰撞传感器 偏心锤式碰撞传感器 电阻应变计碰撞传感器 压电效应式碰撞传感器 水银开关式碰撞传感器(安全传感器) 阻尼弹簧式碰撞传感器 8、气囊组件 气囊组件类型 气囊组件构造 气囊 点火器(电雷管) 驾驶员气体发生器 乘员席气体发生器 螺旋导线(游丝) 9、安全气囊电脑(ECU) 气囊触发方式 10、线束连接器 11 两次动作的双安全气囊系统 车速30km/h碰撞时 当车速小于30km/h发生碰撞时,前碰撞传感器和其串联的防护传感器同时向电脑输入撞车信号,并发出引爆安全带预紧器点火器的指令,而中央传感发出的信号不能使电脑发出引爆气囊点火器的指令。所以在低速(减速度较小)碰撞时,只要安全带预紧器向后拉紧安全带,就足以保护驾乘人员不撞向前方。 车速≥30km/h碰撞时 在高速(减速度较大)冲撞时,前碰撞传感器和中央传感器同时向电脑输入碰撞信号,并迅速判断后发出指令,同时引爆左右安全带预紧器和双气囊的点火器。在安全带向后拉紧的同时,两个气囊同时张开,吸收驾乘人员因减速度大的冲撞能量,有效地保护他们的安全。 * * * * * *

文档评论(0)

jsntrgzxy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