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讲历史唯物主义技术方案.ppt

  1. 1、本文档共2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案例:亿万富翁排行榜的启示 在美国《福布斯》亿万富翁排行榜上,近些年来出现了一个新的现象,与主宰20世纪的石油巨子、汽车巨子、金融巨子相比,当今挺立在知识经济潮头的电脑巨子、通信巨子、传媒巨子,取得压倒性的优势。 在1997年9月的《福布斯》公布的全美富豪排行榜上,400人榜上有名。其中,有22人来自电脑及软件业,52人来自金融业,53人来自信息传媒业,来自制造业的只有30人,来自自然资源业的只有27人。在排行榜中,占据前6位的,有5位从事计算机和软件业。 2001年虽然网络经济有些不景气,但在《福布斯》公布的全球巨富排行榜中,信息技术巨头仍有57人入榜,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已连续7年稳坐世界首富这把交椅,其个人资产虽比2000年减少40亿美元,但仍有587亿美元之多。 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之处时,不得不面对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物理理论的发展使得人类掌握了核能技术,但层出不穷的核事故,使人类第一次具有了自己毁灭自己的能力。如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日本的核电厂危机。 化学的发展使得我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改造自然的能力,化学合成技术使得我们造出了自然界本不存在的东西,可也产生了白色垃圾、化学污染。比如塑料袋、家庭装修中使用的化学粘结剂、破坏臭氧层的氟利昂等。 石油勘探技术的发展是的人类前进的步伐大大加快,但也带来了太多的战争太多的纷扰,也使得地球开始感冒发烧。 生物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具备了创造生命的权力,可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克隆技术带来的伦理的紊乱、美国“炭疽感染事件” 等。 案例三则: 案例1:塑料袋的发明及应用 1902年10月24日,奥地利科学家马克斯·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这种包装物既轻便又结实,在当时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人们外出购物时顿感一身轻松,不需要携带任何东西,因为商店、菜场都备有免费的塑料袋。可舒施尼做梦也没想到他的这项发明100年后给人类带来了环保灾难。 由于塑料袋大都是用不可再生降解材料生产的,处理这些白色垃圾只能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这两种办法都不利于环保,据科学家测试,塑料袋埋在地里需要200年以上才能腐烂,并且严重污染土壤。而焚烧所产生的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同样会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马克斯·舒施尼研发出塑料袋以后,首先就跟公司讲暂时不要生产,因为这个东西还没分解的办法,一定要他找出分解的办法再生产。但他的老板惟利是图,当面答应可转身就投入生产了。后来马克斯·舒施尼为此就自杀了。 案例2:萨哈罗夫——人和物理学家 萨哈罗夫是前苏联氢弹之父。50年代末期,美苏两国进行核武器竞赛。1957年,萨哈罗夫认识到,大气中的核试验因其放射性元素而污染我们的环境,这些放射性元素能引起癌症,致使成千上万无辜的人死亡。1958年,他和苏联强有力的军事工业集团之间首次发生冲突,试图停止核试验。1961年,赫鲁晓夫召集原子能科学家开会,他在会上极力主张停止核试验。1962年,他再次试图阻止一次新的巨大核弹的爆炸。1968年,他写了一篇文章——《关于进步、和平共处和思想自由的见解》。文章说: “人类的分裂总是使自己面临着毁灭的危险。一场世界性的热核战争,世界上大多数人遭受的灾难性饥饿,由于‘通俗文化’、麻醉剂以及官僚化教条主义所造成的麻痹状态,把全世界人民和领土置于残酷而狡诈的煽动家的权力之下的大量神话的传播,由于我们星球上生命条件的突然变化带来的无法预见的后果而造成的毁灭和退化,都会危及文明世界。 “在这些危险面前,任何加剧人类分裂的行动,任何鼓吹世界上各种意识形态和民族不可共处的滥调,都是愚蠢之举和犯罪行为。惟有在思想自由、在高尚的社会道德观念和劳动观念的条件下所进行的普遍合作,伴随着教条主义的消灭和统治阶级的隐蔽利益的压力的消除,文明才能得以保持。” 1975年,萨哈罗夫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金。原因是“萨哈罗夫……对精神自由的勇敢捍卫,他的大公无私以及强烈的人道主义信念,使他成为一个人类良心的代言人。” 要解决科学与价值的矛盾,关键取决于掌握科学技术的人,取决于人类对科学技术应用的合理控制。 这是一个社会问题,是一个涉及社会制度、社会管理组织、各种社会认识和整体社会实践的复杂问题。所以,必须通过制度变革、观念更新和国际合作来加以解决。 案例: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是对我国以往发展实践和国际发展经验的合理借鉴:如增长不等于发展,经济发展不等于社会进步,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对外开放要注意经济安全等理念。 “发展”不等于“GDP”增长呢? 有国外学者举过这样的例子:说两辆汽车如果在乡村道路上静静行驶,对GDP的贡献几乎为零;而如果两辆车相撞且造成恶性事故,那么好了,随之而来的医疗救护、汽车修理、购车、损失索赔、家属探视乃至丧葬服务等,都有可能带动GDP增长。因此,GDP增长了,而事件各方却并未因此改善生活,一些人甚

文档评论(0)

ddf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