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气溶胶灭火技术是在军用烟火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灭火技术。20世纪60年代,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研究的油罐烟雾灭火技术是最早的气溶胶灭火技术,当时,这一新型灭火技术并未引起广泛关注。
80年代初,随着“哈龙灭火剂”环保问题的出现,寻找哈龙替代物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80年代末,俄罗斯科学家首先研究成功了可以全淹没方式灭火的气溶胶灭火技术,该技术为哈龙替代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随后,气溶胶灭火技术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关注,中国、美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国家也都开始了对新型气溶胶灭火技术的研究。
一 气溶胶灭火技术发展历程
气溶胶通俗说是细小的固体或液体微粒分散在气体中形成的稳定物态体系,专业是指以气体(通常为空气)为分散介质,以固态或液态的微粒为分散质的胶体体系。
自然界常见的气溶胶---云、烟、雾等。
气溶胶中粒子其尺寸多在10-5~10-1μm级,具有气体流动性,可绕过障碍物扩散。
气溶胶灭火装置中的药剂为固态,其药剂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喷放出来的组分为气溶胶。
第一代气溶胶灭火技术——烟雾灭火技术
第一代气溶胶灭火技术诞生于我国,也称烟雾灭火技术,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是由公安天津消防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完成的,他们自主研制出烟雾自动灭火系统,主要用于扑灭甲、乙、丙类液体储罐火灾。这是一项不同于以往的全新的灭火技术既有烟又有雾,既有细小的固体颗粒,又有水蒸气和N2、CO2灭火气体形成的气溶胶物质用于灭火。
第二代气溶胶灭火技术——K型
K型气溶胶灭火技术也叫钾盐类灭火技术,是气溶胶灭火技术发展的第二阶段,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前苏联。我国在这一方面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第一代产品为由北京理工大学研制成功,此类气溶胶发生剂中主要采用钾的硝酸盐作为主氧化剂,其喷放物灭火效率高,但因为其中含有大量的钾离子,易吸湿,形成一种发黄发黏的强碱性导电液膜,这种物质对电子设备有很大的损坏性,故K型气溶胶自动灭火装置不能使用于电子设备、精密仪器和文物档案场所。
目前在市场上使用正在逐渐减少。
第三代气溶胶灭火技术——S型
第三代气溶胶(S型)主要由锶盐作主氧化剂,和第二代钾盐(K型)气溶胶不同,锶离子不吸湿,不会形成导电溶液,不会对电器设备造成损坏,S型气溶胶自动灭火产品最早由西安坚瑞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现陕西坚瑞消防股份有限公司)于21世纪初自主研发成功。
2001年,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经过严格的考察和验证,最终选择该公司生产的锶盐类气溶胶(S型DKL气溶胶自动灭火装置)用于保护其通信基站等配备有精密电子设备的场所。
目前,锶盐类气溶胶产品已在几千个工程项目中应用,至今未发生一起损坏电子设备的事故,第三代气溶胶已越来越为广大用户所接受。
二 气溶胶灭火装置分类及编制方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499.1 – 2010 气溶胶灭火系统第1部分: 热气溶胶灭火装置》,气溶胶灭火装置按不同的标准可分为:
一) 按灭火装置安装方式可分为;
a)落地式灭火装置;
b) 悬挂式灭火装置。
二)按灭火装置喷口温度高低可分为:
a)限温性灭火装置;
b)非限温性灭火装置。
三)按灭火装置产生热气溶胶灭火剂的种类可分为:
a)S型气溶胶灭火装置;
b)K型气溶胶灭火装置。 ??
三 S型气溶胶适用范围
(一)电气火灾
通信机房、通信基站、电子计算机房等;
含有精密仪器设备场所的电器火灾变配电室、发电机房、电缆夹层、电缆井、电缆沟等场所的电器火灾
(二)固体表面火灾
使用或储存可燃固体物质场所的可燃固体物质表面火灾
(三)液体火灾
生产、使用或储存柴油(-35号柴油除外)、重油、变压器油、动植物油灯各种丙类可燃液体场所的液体火灾;
灭火前能切断气源的气体火灾。
S型气溶气溶胶灭火装置不能用于扑救下列物质的火灾:
① 无空气仍能氧化的物质,如硝酸纤维,火药等;活泼金属,如钾,钠,镁,钛等; 能自行分解的化合物,如某些过氧化物,联氨等。 金属氢化物,如氟化钾,氢化钠等。能自然的物质,如磷等。强氧化剂,如氧化氮,氟等。
② 可燃固体物质的深位火。
③ 人员密集场所火灾,如影剧院、礼堂等。
④ 有爆炸危险的场所火灾,如有爆炸粉尘的工房等。
⑤ 超洁净环境,如制药车间、蕊片加工场所、医疗间等。
四 S型气溶胶灭火原理
燃烧进行的四要素:可燃物、氧化剂、温度及未受抑制的链式反应。灭火气体的灭火机理皆是消除燃烧四要素中的一个或几个。
S型气溶胶灭火装置中的固态灭火剂通过电启动,其自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形成大量凝集型灭火气溶胶,其成分主要是N2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