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文言句式复 习人教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二语文文言句式复 习人教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文言句式复习 文言句式(判断句) 古代判断句一般不用判断词,它是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作谓语的,同时借助一些虚词来帮助判断。 (一)……者,……也 例: 1. 南冥者,天池也。 2.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二)……者,…… 例: 1. 粟者,民之所种。 2. 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 (三)……,……也 例: 1. 宋,小国也。2. 董狐,古之良史也。 (四)……者也 例: 1.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2. 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 3. 莲,花之君子者也。 ※辨别:徐公,齐之美丽者也。 (五)……,…… 例: 1. 刘备天下枭雄 2. 秦虎狼之国3.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六)A. 用“乃”(就是),加强肯定语气。 例: 1. 是乃仁术也 2. 吾乃梁人3.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4.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5. 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B. 用“则”加强肯定语气 例: 1. 此则寡人之罪也 2.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 用“即”加强肯定语气 例: 1. 梁父即楚将项燕 2. 神即形也,形即神也(《神灭论》) D. 用“本”诚“亦”“素”“耳”等词加强语气 例: 1. 臣本布衣 2.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3. 熊掌,亦我所欲也孙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 4. 且相如素贱人 5. 环滁皆山也 6. 此必是豫让也 7. 无他,但手熟耳 (七)用动词“为”表示判断: 例: 1.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2. 此为何若人? (八)用动词“是”表示判断(先秦古书中极为少见,汉代作品可见一些,魏晋以后渐多) 例: 1. 此必是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 2. 汝是大家子(《孔雀东南飞》) 3.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辞》) 4.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5.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赤壁之战》) ※以下句子不是判断词。 A作主语: 例: 1. 是社稷之臣,何以伐为? 2. 是寡人之过也 3. 是,吾宝也(《左传》) 4.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B. 作谓语: 例: 1. 古之人有行之(美德)者,武王是也 2. 以智说愚必不听,文王说纣是也 C. 作宾语: (九)用“非”加强否定判断语气。 例: 1.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2. 予本非文人画士 (《病梅馆记》) 3.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4. 是非君子之言也(这不是老师说的话) 5. 非我也,岁也 (《寡人之于国也》)6. 塞外吏士,本非孝子顺孙(《资治通鉴·班超》) 文言句式(被动句) 主语不是动词所表示动作的施动者,而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叫被动句。 (一)被动句有时只是意念上的: 例: 1. 洎牧以谗诛 2. 王之蔽甚矣 (二) A. 见+动+于+施动者 例: 1. 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2.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B. 在动词后用介词“于”引进行为主动者,构成句式“动+于+名” 例: 1. 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2.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C. 在动词前边用“见”表被动,“见+动” 例: 1. 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2.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三)A. 为+名(代)+所+动 例: 1.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2.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有时会在“所”前加“之”,构成“为+名+之所+动”句式) B. 为+施动者+动 例: 1.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2.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C. 为+动 例: 1.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2.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D.“为”后施动者不出现,构成“为所”句式 例: 1. 不者,若属皆且为(之)所虏 2. 岱不从,与(黄巾军)战,果为(黄巾军)所杀。 (*被动句式中“所”起引介动词作用,不是指代(示)词,辨析:为所欲为(做想做的事) (四)A. 为+动+于+名 例: 1. 胥之父兄为戮于楚 (五)A. 被+动+于+名 例: 1. 燕以万乘之国被围于赵 B. 被+名+动 例: 1.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2. 举体被刀刺(全身像被刀刹) 3. 妆成每被秋娘妒 C. 被+动 例: 1.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2. 错(晁错)卒以被戮 3. 今月十三日,臣被尚书召问 (*被动句中的“被”是由动词虚化而来,直到汉末才成为介词,引介行为主动者,如五B3。那么“被”做动词用时,是“遭受”之意。) 例: 1. 寡人不祥,被于宗宙之崇(译文:我不好,因而遭受祖宗降下的灾祸) 2. 申生孝而被殃(译文:太子申生孝顺却蒙受灾难) (六)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