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墨子及后期墨家简介 墨子,名翟,战国初期鲁(或宋)国人(注意:与孔子的儒家思想产生于同一地域)。 生卒: 1、 BC468——376孙诒让《墨子间诂》(间者,发其疑忤,诂者,正其训释)2、BC490之后(少孔子50—60岁)胡 适《中国哲学史大纲》 生平及学缘: 《史记?孟荀列传 》(附言):“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 《淮南要略》: “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说明墨家源于儒家,从儒家分化而出。 学说: 战国早期儒墨并称“显学”,墨家形成与儒对立的学说。据《墨子?公孟》,“儒之道足以丧天下者 四政”:不信鬼明鬼论厚葬久丧 (相对)节葬论重礼乐非乐论信天命非命论 著作: 《墨子》53篇,包括 1、弟子记录整理24篇(尚同、尚贤、兼爱、非攻、节葬、节用、天志等) 2、记载的墨子言行5篇(公孟、公输等) 3、后期墨家作品 后期墨家:即战国中后期的墨家 1、 据《韩非子?显学》:墨子死后,有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邓陵氏之墨 2、据《庄子?天下》称有“别墨” 3、其思想主要发挥墨子的认识论和逻辑方法 《天下》对墨家之述评: 不侈于后世,不靡于万物,不晖于数度(礼法),以绳墨自矫而备世之急,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墨翟、禽滑厘闻其风而说之,为之大过,已之大循。作为《非乐》,命之曰《节用》,生不歌,死无服。墨子泛爱兼利而非斗,其道不怒;又好学而博,不异,不与先王同,毁古之礼乐。 今墨子独生不歌,死不服,桐棺三寸而无椁,以为法式。以此教人,恐不爱人;以此自行,固不爱己。未败墨子道。虽然,歌而非歌,哭而非哭,乐而非乐,是果类乎?其生也勤,其死也薄,其道大觳(què,简陋);使人忧,使人悲,其行难为也,恐其不可以为圣人之道,反天下之心,天下不堪。墨子虽独能任,奈天下何!离于天下,其去王也远矣。 相里勤之弟子五侯之徒,南方之墨者若获、已齿、邓陵子之属,俱诵《墨经》,而倍谲(jué背异,奇异)不同,相谓别墨;以坚白同异之辩相訾,以坚偶不仵之辞相应;以巨子为圣人,皆愿为之尸,冀得为其后世,至今不决。 墨翟、禽滑厘之意则是,其行则非也。将使后世之墨者,必自苦以腓(féi)无胈、胫无毛相进而已矣。乱之上也,治之下也。虽然,墨子真天下之好也,将求之不得也,虽枯槁不舍也。才士也夫! 一、思想的提出——兼以易别 社会致乱原因:亲疏之差别有“别”等级之差别由私利导致贵贱之差别 治乱方法:“兼以易别”(即用“兼”取代“别”) (兼:本义为一手执两禾,引申为同时进行几种事情。《说文》释“兼”为“并”。) 子墨子言曰: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然当今之时, 天下之害孰为大? 曰: 若大国之攻小国也, 大家之乱小家也, 强之劫弱, 众之暴寡, 诈之谋愚, 贵之敖贱, 此天下之害也.《兼爱下》 大国与小国 大家与小家皆所谓有“别”也 强与弱、众与寡、贵与贱 二、思想核心——兼相爱 兼爱的思想内容 兼爱的政治保障 兼爱的策略方法 1、兼爱的思想内容 “顺天之意若何?曰:兼爱天下之人。”《天志下》 “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 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为也”如何相爱:强调“爱”不分亲疏厚薄。“视人之国若视其国, 视人之家若视其家, 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 人必从而利之”《兼爱中》 如何相利:强调要互利互惠,均平合理。“有力者疾以助人, 有财者勉以分人, 有道者劝以教人。 若此则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 若饥则得食,寒则得衣, 乱则得治, 此安生生.”《尚贤下》 为此,墨子还提出“非攻”,认为攻伐战争是不义之举。 2、兼爱的政治保障墨子认为,兼爱的实现有赖于贤君 尚贤: “天下之所以乱者,生于无政长. 是故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由于君主、王公是选举的贤人,因此百姓应认可并服从之,即“尚同”。 尚同(即与上同): “国君之所是, 必皆是之, 国君之所非, 必皆非之.” “天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 “天子总天下之义以上同于天” 墨子认为,尚贤、尚同是兼爱实现的 制度保障和政治保障。 3、兼爱的策略方法 墨子认为,贤君之所以贤明,在于其掌 握了明辨是非利害的方法——三表法 “何谓三表? 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 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 之实.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 之利. 此所谓言有三表也.”《非命上》 “三表”的认识论特点: 本: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历史经验 原: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直接经验 用: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社会

文档评论(0)

jsntrgzxy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