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衣须量体,陪伴有订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裁衣须量体,陪伴有订制   “暮年衣橱”计划,为农村留守、孤寡、低保老人提供量体裁衣等“私人订制”式的志愿服务。   量体,必须的   2016年4月5日上午 10点,经历了大约半个小时的颠簸后,纺织服装学院2015级六名志愿者来到了北碚歇马敬老院进行“暮年衣橱”计划的一部分工作,为老人们量体。走进敬老院,几位老人正晒着太阳。由于起身困难,他们用微笑迎接志愿者的到来。   为了给老人们裁制更合体的衣服,敬老院负责人带领志愿者搀扶 10位老人进入隔壁的办公室,方便量体裁衣。志愿者们一个接一个细心地为老人们测量身高、体重、衣长、腿长等数字。   为什么非要量体呢?给老人们增衣物,宽大一些不就可以了吗?暮年衣橱计划负责人纺织学院大三学生谢红霞说:“量体裁衣,不仅仅是为了做出更合身的衣服,更重要的是,老人们可以享受到私人订制的服务,是一种尊重。为困难老人设计并量身订做春季新衣和冬季棉服,让这群老人不仅不用为冬衣烦恼,更为他们的生活增添一抹生命的色彩。”   在量体的过程中,志愿者们陪老人拉家常、讲笑话,不仅了解他们的身体情况,也在心理上给他们最好的慰藉,敬老院里顿时萦绕着欢声笑语。 “老人们开心爽朗的笑容,是我听过最动听的声音,这是被尊重的喜悦。”谢红霞说。   此外,跟老人们接触多了志愿者们观察到,他们都极不愿意丢弃有破损的衣物,但很多老人因为眼睛不方便又很难自己缝补。于是,“暮年衣橱”计划又增加了为有困难的老人缝补破损而又不愿丢弃的旧衣物的部分。   夏装,冬装,都有   “300块钱,一套夏装,一套冬装。”谢红霞希望对老人们的帮助不仅体现在精神上,更能够从物质上对老年人有实质性的帮助,“经过重重预算, 300块钱刚好够成本。”为了这个目标,志愿者们在校园里开展了暮年衣橱公益募捐,一周,志愿者们募捐到了约 8000块钱,并将其全部投入暮年衣橱计划中。   为了保证计划的持续性,志愿者们采用“ 1+1+1”的模式:由一位教师、校友(也可是一名同学或多名同学或班级)认捐一名困难老人,并匹配一名志愿者进行量体裁衣及陪伴。   300元等于一位老人温暖的暮年,一年里,志愿者们窥见了无数个感人瞬间。   北碚区施家梁三胜村,是志愿者们开展计划的第一个村子,在此之前的志愿服务中,他们已与当地村民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并留下了很好的口碑。村里有2000多常住村民,其中有八十几户都是低保家庭,老人占了大多数。这些老人大多都体弱病残,只能依靠着低保维持着生计。   谢红霞发现老人的衣服比较陈旧,样式老套,为了给老人一些惊喜,志愿者们特地到重庆朝天门布料市场,挑选了30米花样不同的棉绸布料。还在放暑假的谢红霞提早赶回学校,带领志愿者们设计花样、做衣服,一连几天加班加点为老人们制作了28件款式新颖、贴身、舒服的衣服。   在设计花样上,志愿者们费了不少心思,老爷爷和老婆婆的衣服花样各有不同,一个印有福字和龙腾的图案,一个印有素雅与鲜艳兼具的花型。不仅要花样新潮,在舒适度上,为了让老人们的衣服更加便于行动,他们在袖子和领子上下了功夫,采用了最流行的蝙蝠袖和V领,谢红霞说,“蝙蝠袖的袖幅宽大,方便老人的活动,宽松的版型不仅舒适,也更加新潮。”制作过程中,负责人陈瑜看到V领做得有点低,担心老年人不愿意穿,于是统一在胸前补了一块花布,这道工序的增加,不仅使款式更加好看,也更符合老年人的穿着习惯。   送衣,随之带走孤独   做好了衣服,志愿者们将其送到老人们的手里。第一户是田贻全家,他患有精神残疾,1993年出去打拼,后来脑部受了重伤,捡了一条命回来,靠着种的一点笋子和低保为生。“我们进门时,他正在削竹笋。见我们来,他起身主动给我们搬凳子,跌跌撞撞的体态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他紧紧地握住志愿者的手,不停地跟我们说话,讲起早年出事的经历,表达对在外打工的儿女的思念”负责人王菲说:“他很孤单,一个孤独的老人会不停地跟你说话,说的话越多就代表他越孤独,他有很多话想说却没有倾诉的对象。”   90岁高龄的余义彬老人家徒四壁,低保是家里唯一的收入来源。知情人告诉记者,她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的儿子王文均如今已经 60岁,没有自理能力,没走过一步路,没说过一句完整的话,露在被褥外的胳膊枯槁无力,吃喝拉撒全倚仗几近90岁的母亲。志愿者将一件印有“四季平安”的短袖送去,他们笑得特别开心,紧紧握住志愿者的手,嘴上还不停说着“谢谢”,乐观的心态感染了我们。   谢红霞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位朱奶奶,“她摸着绵绸制的衣服笑得特别开心,我后来才知道她看不见。”一次活动的结束不代表切断了责任,王菲说,“他们脸上洋溢的笑容是我们最美好的记忆。这样尊老敬老可以减轻他们购买衣物的经济压力,还可以用鲜艳的色彩和足够的尊重来增强困难老人对生活的自信。 ”   九龙坡的中梁山街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