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全品高考地理特色讲练类型25环境问题的防治措施类Word版含答案.doc

2015全品高考地理特色讲练类型25环境问题的防治措施类Word版含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全品高考地理特色讲练:类型25__环境问题的防治措施类                 思维建模 1.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防治措施 (1)当代全球性环境问题的防治措施 分析角度 答题模板 全球变暖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植树造林 臭氧层 破坏  减少氟氯烃化合物等物质的排放,加强国际保护臭氧层合作 酸雨危害  减少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的排放,研究煤炭中硫的综合开发利用 生物多样 性锐减  保护环境,禁止滥捕滥猎,扩大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走廊,采育结合,合理放牧,实行禁渔期制度 (2)主要环境污染问题的防治措施 分析角度 答题模板 水污染  保护水源,控制污水排放,建污水处理厂,合理布局工业,提高环保意识 大气污染  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率,开发新能源,发展洁净煤技术,控制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植树造林、加强绿化 固体废弃 物污染  填埋、焚烧、堆肥、分类处理并回收利用 噪声污染  声源控制,传播途径控制,接受者的保护 (3)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防治措施 分析角度 答题模板 森林破坏  封山育林、计划砍伐、采育结合、退耕还林、改变林区经济结构 草原退化  退耕还草、封育草场、舍饲养畜 湿地萎缩  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停止围垦、退田还湖 水土流失  退田还林、植树种草、改坡为梯 土地荒漠化  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问题、严禁砍伐、退耕还牧等 2.常见环境问题的分析模式 (1)水土流失 分析角度 形成原因 主要危害 治理措施 自 然 因 素 气候  暴雨集中,对地面的冲刷力强 地形  地表起伏大,坡度陡,流水侵蚀力强 植被  植被覆盖率低,水土保持能力差 土壤  土质疏松或土层薄,易被侵蚀 人 为 因 素  过垦、过牧、过樵,不合理的耕作、灌溉制度下的农业活动,露天采矿等行为导致植被破坏  养分物质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农业减产;植被覆盖率下降,生态环境恶化;河流含沙量增加,河床抬升、湖泊(水库)淤积,防洪压力增大  植树种草,恢复植被,提高植被水土保持能力;合理耕牧,退耕还林、还草、还牧;有序开矿,进行土地复垦;采取工程措施护坡、保土,增加下渗,削减地表径流 (2)土地荒漠化 分析角度 形成原因 主要危害 治理措施 自 然 因 素 气候  降水稀少、日照强、大风日数多 地形  地势较为平坦 植被  植被稀疏、地表裸露 土壤  土质疏松,抗侵蚀力弱 人 为 因 素  过垦、过牧、过樵,不合理的耕作、灌溉制度下的农业活动,露天采矿等行为导致植被破坏  表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农业减产;生态环境恶化,沙尘暴现象增加  退耕还林、还草,促使植物天然更新;合理耕牧,科学灌溉,发展节水农业;建立早期预警机制,加大监控力度 (3)干旱 分析角度 形成原因 治理措施 降 水 少 气候  降水的季节或年际变化大 生态  生态破坏,气候恶化 蒸 发 旺 盛 气候  纬度低,气温高;或晴天多,日照强 地形  盆地地形,不易散热,气温偏高 生物  植物的蒸腾作用强 用 水 多 规模  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用水量增加 浪费  水资源的浪费性使用  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改革耕作制度,选择耐旱作物;植树种草,提高土壤涵养水源的能力;推广喷灌、滴灌技术,发展节水农业;促进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等等 典题示范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企业在甲地(图25-1)开采锰矿并建有电解锰厂,生产过程中需用硫酸和铅;在附近山坡上建有尾矿矿渣库。 图25-1 分析该尾矿矿渣库对环境的潜在危害,并说明为防止这种危害应采取的措施。 解 题 分 析  (1)由图中的经纬度和等高线可知该地位于我国西南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且位于河流上游,夏季易产生洪水、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  (2)材料中提到企业生产过程中需用硫酸和铅,由此可推出如果洪水将山坡上的尾矿矿渣冲入江中,其中的硫酸、铅等会对江水造成污染,危及沿岸用水安全  (3)结合尾矿矿渣库对环境的潜在危害,从危害的来源着手,提出解决措施:加固尾矿矿渣库;兴建必要的行洪通道,防止洪水等将山坡上的尾矿矿渣冲入江中 答 题 要 领  (1)必须体现“污染江水”“沿岸用水安全”两方面内容  (2)采取的措施主要是防止洪水等将山坡上的尾矿矿渣冲入江中,必须体现“加固尾矿矿渣库”和“兴建必要的行洪通道”的意思 [答案] 危害:该尾矿矿渣库位于江河上游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易产生洪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shew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