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孔雀东南飞》悲剧探因
纵览古今,横观中外,爱情是文学的永恒主题。从古到今,中国文学里有关爱情的诗歌篇章灿若星河,其中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就是最闪亮的明星,它历来被高中语文教材奉为经典。《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爱情诗,结局是主人公焦仲卿和刘兰芝双双殉情而死,这是一个悲剧。文学上定义,所谓悲剧是以一定的现实生活的矛盾为反映对象,表现主人公所从事的正义事业,由于受到历史条件限制或自身过错等主客观原因而导致失败。鲁迅也说过:“悲剧的根本特征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我们看到焦仲卿和刘兰芝正义的爱情、婚姻失败了,他俩为了爱情、婚姻自杀了,有价值的生命被毁灭了。这是悲剧现象,透过现象看本质,需要探求一下悲剧的本质原因。这个悲剧原因具有多元特征,以下仅浅谈三点:
一、社会因素
《孟子?万章下》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这就是“知人论世”。因此了解一个人就要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西汉汉武帝以后,崇尚儒学,官僚多以经术起家,他们授徒讲学,“门生”“故吏”遍天下,形成一种社会力量,其子孙继承家学,继续为官。久而久之,到东汉中叶出现了世代为官的门阀世族、大姓豪族,形成了历史上有名的“士族”,“士族”兴盛于魏晋南北朝。与“士族”对应的社会底层老百姓就是“庶族”。焦仲卿和刘兰芝生在东汉末年,当时社会广泛存在“士族”制度。“士族”有权有势,养尊处优,生下来即使没有学问也可以做官;而“庶族”都是无权无势的老百姓,想进入仕途难度很大。当时社会现实是“士族”和“庶族”等级分明,门第森严,交往很少;如果来往、通婚会被人耻笑;社会阶级分化、对立严重。
《孔雀东南飞》序里交待东汉末年“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可见焦仲卿出身于比较弱小的“士族”,已经有了向上层社会奋斗的基础和平台。焦母说:“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焦仲卿是焦家唯一的儿子,也是焦家和焦母的希望;仕途升迁是焦仲卿的追求和使命,也是焦母的期盼和目标。“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焦仲卿看淡了官场,而言外之意焦母看重小吏基础和平台,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在官场上不断进取,从而能够光宗耀祖,成为真正的大“士族”。 可见在焦母心中,儿子、官职下来才是兰芝,她把兰芝位置放在第三位, 因此焦母不允许兰芝和婚姻使仲卿分心,影响和破坏仲卿的仕途,只能把兰芝驱遣回家。兰芝自叙:“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兰芝在焦家不能和仲卿平起平坐,没有地位,焦母给兰芝的定义是一个被奴役的丫头,呼之则来,弃之则去。也正如焦母所说:“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由于焦母主仆意识,焦母看不惯,瞧不起儿媳兰芝,于是驱遣兰芝回家。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必定是社会底层老百姓的劳作,“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肯定不是大家闺秀和小家碧玉的待遇,“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一定是贫贱之家的环境。这些都体现了兰芝出身“庶族”。最后“士族” 和“庶族”的门第观念、时代烙印、社会矛盾也造成兰芝被轻视、被慢待、被驱遣。以上这些社会因素造成兰芝被驱遣,也是兰芝殉情悲剧的起因。
二、个人责任
爱情是什么?真正的爱情就是山盟海誓后的相守、奉献和责任。爱情是婚姻的开始,婚姻是爱情的结果,没有了责任,爱情和婚姻就会走向坟墓,坟墓埋葬的是感情甚至是生命。《孔雀东南飞》开篇没有说焦仲卿和刘兰芝感人至深的爱情。开始就是“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兰芝诵读诗书,明白道理懂得感情,知道《周易?恒》“妇人贞吉,从一而终也”。封建礼教强化了兰芝的妇人意识;成为仲卿的妻子后,她遵守府里规矩;一心一意爱仲卿,重视婚姻的责任。“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虽然兰芝和仲卿在一起过日子不过两三年,但是现实生活、婚姻和丈夫已经塑造了兰芝对爱情有坚强的身体和炽热的内心,因此在接着被驱遣回娘家的路上兰芝发出了:“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这震撼人心的话语是兰芝和仲卿长相厮守的决心,也是兰芝坚守爱情和保护婚姻的决心。兰芝不抛弃、不放弃,对仲卿爱的情感和责任的决心已经深入骨髓,融入她的血液,构成她的生命;自然而然仲卿已经是她生命的一部分,显而易见谁剥夺了兰芝爱情和婚姻的责任,兰芝的决心将会变成生命的终结。
按这个道理来说,决心不等于行动,兰芝不至于自杀。兰芝被驱遣,与仲卿暂时分别,仲卿“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这一定能安抚兰芝受伤的心灵,兰芝还有活下去的希望。然而,在夫妻关系上,仲卿缺乏必要的投入和沟通,没有把兰芝的这种希望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