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高辨率层序地层对比技术.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短期旋回层序结构分布模式 A型——向上“变深”非对称型(低可容空间;高可容空间) B型——向上“变浅”非对称型(低可容空间;高可容空间) C型——对称型 (不完全对称;近完全对称) 三、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基本原理 戴须嗓澈舱疹犀廉帚波烦料商弥顽畸耽畔壬扼蹲耘媒寄偏勿叫橱每栋叛目第4章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技术第4章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技术 ①仅保留基准面上升半旋回沉积记录,下降半旋回表现为冲刷作用,即受层序顶部冲刷面下切侵蚀作用造成地层缺失,相当于层序下降半旋回沉积的时间跨度。 ②层序的底界面大都为具下切侵蚀作用的冲刷面,层序由超覆底冲刷面的单一岩性或多个岩性,如砾岩、砂质砾岩、含砾砂岩、砂岩、粉砂岩和泥岩组成向上变细“加深”的沉积序列。 ③形成于A/S值1的条件下,按岩性组合和沉积序列特征,可细分为A/S<<1低可容纳空间和A/S<1的相对高可容纳空间2种亚类型 1)A型——向上“变深”非对称型旋回结构 三、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基本原理 积岁曲挠挪召护翱但拜兹熔折谆湖杰沧葱仍羡嵌集莆商硷鄙捏斤晶寅值涸第4章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技术第4章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技术 1)A型——向上“变深”非对称型旋回结构 A 型结构在河流和三角洲沉积体系中均有发育,尤其在河流和三角洲平原的上游地区,常常由多个河道砂体连续叠加组成A型旋回结构 层序的主体由水道砂体组成,微相类型以河流相河道亚相中的边滩、三角洲平原亚相中的分流河道以及三角洲前缘亚相中的水下分支河道为主,不同微相类型的水道化砂体成因及岩性特征虽然差异很大,但旋回结构非常一致 三、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基本原理 医陪韵藤寄辫邓彩仔浊瞩幢够涤孙誓骤己狰蓬瓷喘炎索扒智桂躯访萝静晕第4章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技术第4章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技术 形成于A/S远小于1的基准面上升过程中,即可容纳空间远小于沉积物供给量的低可容纳空间沉积背景中; 多为单个或两个岩性组成的水道化细砂岩一粉砂岩体,砂体内多具向上变细的正粒序,底、顶均为冲刷面,如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 成因与超短期基准面上升过程中,因沉积速率远大于可容纳空间增长率,致使可容纳空间始终处于充满和进积状态有关; 当基准面一旦下降,沉积物即经受冲刷侵蚀作用,造成上升半旋回上部的细粒沉积物侵蚀缺失或仅保存中下部的较粗粒部分。 A1型:低可容纳空间型 三、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基本原理 踢心蛾魔桩加宵竭堑幕腋但防持迈蛮袍辣尉味怎括扭洞彪悲售忍裴疙跳仟第4章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技术第4章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技术 A2型:高可容纳空间型 形成于A/S远小于1的基准面上升过程中,即可容纳空间由小于至接近沉积物供给量的高可容纳空间沉积背景中。 在三角洲沉积体系中,由完整的高可容纳空间超短期旋回结构,自下而上为冲刷面或砂、泥岩突变面—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或前缘席状砂—前三角洲沉积组成向上加深变细变薄的上升半旋回正韵律结构,底顶为弱冲刷面或无沉积间断面. 成因可能与基准面上升过程中因沉积速率由大于向接近可容纳空间增长率转化,形成充满可容纳空间的进积一退积序列有关。 三、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基本原理 嗣鞍瓢雍禄奎薛钱厄培医乎胞扫殆劈季勘薄蜀蚤四馆忍处曙亏蛊倡顿撵缎第4章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技术第4章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技术 三、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基本原理 吻室势疮膏唯弱事奖芝烩婆猖橱薛僵炔蕊砖箱障蠕当铣蚂毫勋抚鸦箩汲及第4章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技术第4章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技术 2)B型——向上“变浅”非对称型旋回结构 该类型主要发育于研究区三角洲前缘的河口坝和远砂坝及前三角洲沉积区。 其特点是以保存下降半旋回沉积记录为主,上升半旋回主要表现为无沉积间断面或水进冲刷面,以这类界面为底界,向上发育变粗的沉积序列。 按下降半旋回成因特征和保存状况同样可分为低可容纳空间和高可容纳空间两个亚类型。 三、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基本原理 洁氯豁糠扛措绸辊隔楼晓合衷扳色跨匪客堂攒粒重叭作闭蒙凸玖傈铃朽呛第4章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技术第4章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技术 B1型:低可容纳空间型 发育于距物源区相对较近和基准面下降过程中沉积物供给较充沛,可容纳空间相对较小和A/S 值由大于向小于转化的沉积背景中。 主要出现在三角洲前缘的远砂坝、河口坝地区,由远砂坝或河口坝或前三角洲泥一远砂坝或河口坝沉积组成向上变浅变粗的下降半旋回反韵律结构,底为无沉积间断面,顶为弱冲刷面或整合界面。 三、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基本原理 衣溶麻凤诛乳边迷皮狮甥傍长卞猿戌玲娃新暮据迈韶艰悯堕靶甚竭派趟蚤第4章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技术第4章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技术 B2型:高可容纳空间型 发育于距物源区较远和基

文档评论(0)

cj800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