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自然里,我们就是花.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大自然里,我们就是花   一   女儿秋秋小时候,小手老是粘搭搭的,气味复杂,因为她什么都摸;她的小脸,有时候闻起来会臭烘烘的。就算这样,我心中也总是很欢喜,比起小脏手小脏脸,我更在意她心中保有对自然的热爱。   她小时候勇敢极了,蚯蚓、毛毛虫之类的东西都敢若无其事捏在手中――唯独不敢捏臭屁虫,因为臭屁虫一放起臭气来无人能敌。常常她从外面玩回来,跑到厨房找我,一摊开手,里面是几只西瓜虫或者大蚂蚁。   懵里懵懂的小孩子天生就跟自然连接得很紧,搞搞小破坏也是对自然的喜爱,比如挖挖蚯蚓,采采花,捉捉小虫子……   画家梵高在评论日本画家时曾说:“这些素朴的日本画家教导我们的是一种自然的宗教。他们生活在大自然里好像他们自己就是花。”   我特别喜欢这句话。因为我也有个素朴的愿望,希望我和我的孩子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也能保有一种“生活在大自然里好像我们自己就是花”的感觉。   我们家住的是很普通的公寓房子,搬过几回家,无论搬到哪里,我们从不把阳台封闭起来。阳台是居室中唯一可以吹拂到自然之风的地方,不舍得画地为牢将它封闭。   有个夏天的傍晚,暴雨要来临了,西边一大朵乌云缓缓移过来,天边一片昏黄。我和秋爸在厨房里忙乎晚饭,眼见着窗外天空一阵阵风云变幻。晚饭做好了,我冒出一个主意:到阳台上吃饭!   我们把一个轻便小圆桌搬到阳台上,把饭菜都端到外面。一家人一边吃饭一边看到了一场夏日暴雨生成的全过程,看到乌云如何笼罩过来,天际从昏黄变至暗黑,黑夜提早来临。风带来凉意扫清燥热,劈里啪啦的雨点落下来。有时风吹来斜雨落在桌上、饭碗里,我们一阵惊叫然后安之若素,继续边吃边聊。十几分钟后雨停了,乌云散去,天空骤然大放光彩。我们在十几分钟里经历了大自然的翻云覆雨。   自然界给心灵带来层出不穷的愉悦,不管外面的环境怎么样,你的生活怎么样,只要进入自然里面,总会感受到欢快,清新,这是一种力量。在我们自己的人生中,永远不要忘记让这种力量帮助你,更不要忘记把它呈现和传导给你的孩子。   实际上小孩子是新生的生命,他们比成年人要纯真无羁得多。小孩子的生活态度天生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力,他们生活在大自然里,好像他们自己就是花,成人所要做的仅仅是避免阻遏他们的天性,折损这花朵。   二   我总记着这些听来或眼见的发生在孩子们身上的小事:   和一群人去旅行,一个小女孩买了几朵栀子花。她把花儿插在矿泉水瓶中,坐车紧捧着花儿,无论到哪儿游玩都带着花儿。每到一个休息处,她总是第一个发足狂奔,因要赶去给她的花儿换水。   有一个孩子在公园里堆了一个雪人,他想方设法把雪人带回了家。   带秋秋去东郊,她一动不动地站在灌木丛中,举着一根竹竿,嘴里喃喃地一遍遍念着:“蝴蝶蝴蝶,快到我的竹竿上来啊……”   朋友说,儿子郊游回来,手里紧紧攥了一只癞蛤蟆!   当我想象起这些场景,觉得它们就像童话一般美好。孩子们轻而易举地就实践了――“他们生活在自然里好像他们自己就是花”。   与一位作家好友见面,她拉开包,里面掉出些树枝、石头还有亮晶晶的小亮片,“都是儿子捡了放我包里的……”   她背着这些树枝、石头、“亮晶晶”来跟朋友约会,还将如期把它们带回家,因为儿子嘱咐过了,这些全要放进包收好。这些,全是她的小男孩从自然中得到的收藏啊。   自然让孩子们感到富足。在孩子眼中,大自然没有垃圾。他们天生比大人们更加珍视自然的馈赠。“在他眼里,一颗石头不比一颗钻石逊色,一把沙子与一把金子光泽同等。”好友如此评价儿子的行为。   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么一场对话――   女儿秋秋上小学,有一天对我说起:“我们科学课上学了,到18岁人的骨胳才会愈合。”   我说:“所以你一定要在18岁之前,多吃一点,多喝一点,多睡一点,多运动一点,这样就会长高一点。长得高多好啊,长得高就可以俯视别人,而不用常常仰视了。”   秋秋毫不犹豫地答:“长得矮也好啊,长得矮可以俯视蚂蚁。”   她丝毫没有玩笑的意思。她迅速地说下去:“一年级的时候,我1.2米,稍微弯弯腰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蚂蚁。可是现在,我得跪下去看,好累哦……”   她一副遗憾的样子,发自肺腑。   当时我微笑了,脑海中浮现一首诗:   “在低处,甚至更低,我见到草,被日光照耀,或陷入什么也照不到的地方,一簇簇那么卑贱,而又沉默的绿着;   在低处,甚至更低,我见到蚂蚁,这世上,谁在乎一只蚂蚁,如此弱小,如此不起眼,在大地的最低处,活着无人理睬,死去,有谁痛惜……”   诗人心怀悲悯,但他不知道这个世界上,弱小的蚂蚁也是有人理睬和痛惜的。这不,眼面前不就有个为不能更方便地看望蚂蚁而深感遗憾的小孩子吗?   孩子天生拥有对世界开放的心灵,他们与万物同心。   编辑 朱璐 zhulu83@12

文档评论(0)

kak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4126005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