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文化的西传与李白诗以英美及法国为中心.doc

中国文化的西传与李白诗以英美及法国为中心.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文化的西传与李白诗——以英、美及法国为中心* 2000年第2期 美国唐学会 秦寰明与我们现在已经写的或将要写的有关这个大帝国的记载相比,一个杰出的中国文学作品可以使我们更多地了解中国的精神。  伏尔泰  当德国的康拉德?豪思孟(Conrad Haussmann)在其1920年出版的《“兰露”——三千年中国诗选》(“Im Tau der Orchideen und andere chinesische Lieder aus drei Ja hrtausender,1中引用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上述名言作为该书的书前题辞时,我们有理由相信他对此是深有会心的。书名“兰露”出自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记得初读此书,其封面设计曾给笔者留下很深的印象,那就是封面四周的边框里每一边都镶嵌了一个同样的名字:“李太白”。大概在豪思孟的心目中,李白是足以作为中国诗代表的伟大诗人。英国汉学家克兰默-宾(L.Cranmer为其1909年出版的中国诗译本取名为《玉琵琶》(A Lute of Jade),他的封页的这个标题下面特地补题了一句:“With lutes of gold and lutes of jade:Li Po”(以金镶玉饰的琵琶——李白)。李白《江上吟》有“玉箫金管坐两头”之句,《江夏赠韦南凌冰》有“玉萧金管喧四筵”之句,《上崔相百忧章》有“金瑟玉壶”之句,克兰默的书名或借意于此。1922年,安东尼?卡斯特罗?费若(Antonio Castro Feijó)的《中国诗选》(Cancioneiro Chinês )在葡萄牙出版,此书系从法国俞第德?戈蒂那(Judith Gautier)的《白玉诗书》 (Le livre de jade)转译,所收作品包括李白、杜甫、苏轼等多位诗人的作品。同年英国乔丹?赫伯特?斯泰布勒(Jordan Herbert Stabler)将费若此书转译成英文时,书名径题《李太白之歌》(Song of Li也是以李白诗代表中国诗。1929年,维特?宾纳(Witter Bynner)与江亢虎合译《唐诗三百首》出版,取名为《(群)玉山(头)》(The Jade Mountain)7,取李白《清平调词》“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之句。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德国著名作家赫门?黑塞(Hermann Hesse)在评论1907年出版的汉斯?贝特格(Hans Bethge)的中国诗歌的德译本《中国笛子》(Die chinesische Fl时说:“这是一部中国各世纪的优秀抒情诗选,构成其峰顶的是李白。他的豪放气质使我们想起希腊人、意大利人和恋歌诗人。”199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圣卢西亚岛作家德里克?沃尔科特(Derek Walcott)曾谈到中国诗给他印象最深的是李白的作品。   年来阅及数量不少的西方有关中国诗的材料,深深感到当西方人像伏尔泰所说的那样从中国的文学了解中国的精神的时候,他们意识到中国诗是中国文学的最权威的代表,而李白,在他们心目中又是中国诗的代表。尽管中国最先传入西方的是《诗经》,但那是作为儒家经典而为西人所译介,远不如李白之声名广播。西方人从李白开始了解中国诗,接受中国诗的影响。在西方,对中国稍有知识的人,言中国诗往往首及李白,李白的声名远在杜甫上。从某种意义上讲,在西方人的眼中,李白是中国文学乃至中国文化的一个表征。因此,李白在中国文化西传的历史中起着中国其他诗人所不可相比和替代的作用。我们的讨论拟从这个角度切入。希望本文对国内的中西方文化交流和李白学史或李白影响史的研究有所裨补。不过,李白传入西方,时间既久,国别又多,以笔者阅历及语言之限,难以尽得,而文章的篇幅也有一定的限制,故本文以英、美及法国为评述的中心,时间的下限则大致至二十世纪中期为止。即便如此,挂一漏万及错误之处,仍所难免。尚望方家教正。  一、十八、十九世纪西方汉学家对李白的初步译介  李白的名字,在西方有过许多不同的拼法,根据美国学者艾龙(Elling O.Eide)《李白传》(手稿)的统计,至少曾有过以下若干种:Lii Bor,Lii Taybor;Li Bo,Li Tai。从我们下面所引用的材料看,则除上面所列举之外,早期西方还有些不同的拼法,如:Lee,L i tsao pé (J.B.Du Halde,法文版),Li tsau pe (J.B.Du Halde,英译版),Ly,Letaepih (Sir.John Francis Davis)。现在则一般拼为Li Po或Li Bai。李白的名字之为西方人所知,肇自十八世纪初。1761年托马斯?珀尔西(Thomas Percy)整理编译的中国小说的第一个英译本《好逑传》出版,1774年该书再版。根据1774年的版本我们知道,此书的原译者是英国

文档评论(0)

liuda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