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孟“山水之志”及其山水诗的差异.docVIP

论王孟“山水之志”及其山水诗的差异.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王孟“山水之志”及其山水诗的差异   摘 要:大唐盛世极富浪漫主义精神的文化氛围,成为山水诗的沃土,代表诗人王维和孟浩然在各个方面都存在诸多差异:他们的山水之志不同,山水诗的主观投入不同;艺术造境方面,王维以诗情画意、清淡清幽取胜,孟浩然则以白描写意、寂静幽静见长。   关键词:山水诗 山水之志 主观投入 艺术表现   山水诗人的最大特点是诗人将主观情感寄托于客观山水中,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在江河山川中寻找心灵的超逸和生活情趣,在自由闲适中,抒发隐逸之趣和理趣感悟。生活在盛唐,是诗人之幸。王维、孟浩然注重个体精神,他们的山水诗善于抒发主观情感,但在诸多方面又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一、从“仕”看王孟“山水之志”   王维、孟浩然不同的人生道路对其诗歌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作为山水诗人,他们在艺术性上具有共性,又存在很多的不同。应该说,决定诗人创作倾向最根本的是个人的气质和精神内核,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会造成相应的诗歌风格,成为其独特的艺术标记。“仕”与“隐”是古代士人面临的普遍矛盾,由于每个人的背景、经历、思想不同,具体的表现也不一样。   孟浩然出生于耕读传家的中小地主家庭,由于从小受到家庭的熏陶和儒家思想的洗礼,青少年时他热衷于博取功名,积极入仕,以展示自己不凡的抱负,并常以身为布衣为憾。如其诗《南阳北阻雪》写道“少年异文墨,属意在章句”,希望能像扬雄一样“一荐《甘泉赋》”,[1]用自己的辞赋才智,见赏于皇帝,然后一展宏图,建不世之功。他曾多次赴长安,寻觅进仕之路,然而他既没有考上进士,也没有得到援引获得一官半职。孟浩然著名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表明自己怀有济世用时的强烈愿望,“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临渊羡鱼”而坐观垂钓,把希望通过张九龄援引而荣登仕途的心情表现得很迫切,有一种不甘寂寞之气。[2]他曾几次往来于长安、洛阳之间,干谒求仕,然而功名事业却终究无成,只能归返山林。献赋无成,一生求仕不得,务实济世的政治理想不能实现。于是,由秦京道返回渔梁州,由求取功名转为修身养性,在最狭小、最低的层次上表现最高的个体情操和主观人格。他的隐是以退为进,在归隐中寻找一展才华,兼济天下的机会。他通过对宇宙人生的哲学反思和对物欲的超脱,来获取心理平和,走向超脱与精神自由。然而,他的诗中充满着未能遂愿的无限遗憾,他的心境从未真正平静过,他的诗中跳动着诗人那颗躁动伤感与矛盾的心。因而他的诗没有李白放纵不羁的张扬个性,没有杜甫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的情怀,没有王维平静宁悟的禅心,他的诗在平淡自然真切的景物体会中夹杂着诗人独特的个性。他从山水景色、诗词歌赋、饮酒品茶、亲友交谈中寻觅人生的价值和乐趣。   王维少年得志,二十一岁中举,官居大乐丞,但之后王维经历曲折:先是被贬济州,然后重做京官,并参与张九龄的改革,随后革新失败,他再次被贬,于安史之乱中被俘,平乱之后又再历沉浮,终于在心静如水的境界中走到生命的尽头。王维在《献始兴公》中“所不卖公器,动为苍生谋”一句,是诗人对贤相张九龄“天下为公”“大济苍生”政治理想的拥护,表明自己也会像张九龄一样,施展抱负,造福苍生。[3]这种阅尽沧桑,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使王维从中年就开始选择亦官亦隐,“以禅诵为事”的生活方式。这一方面是厌倦官场,追求悠游闲适的表现,另一方面也是远离祸患的需要。王维与孟浩然的本质差别在于他已泯灭了入世之念,表面上看他亦官亦隐的行为方式似乎有些拖泥带水,而实际上他“心灵归隐”却比孟浩然来得利落干脆。佛教的无欲无为,随缘尽心化解了他内心的悲愤,所以王维的诗显得更为平和寂静,他看待世间风物往往带着佛家的“禅意”目光,用佛理观照自然万物,参悟其中的内在精神,显示出空灵敏锐的智慧。王维效仿佛门中人闲居静坐,任性随情,《终南别业》中“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其心境不为事累,不以物迁,一心只对山水作细致静穆的观照,耳有所闻,目有所见,心有所思,宁心静悟山水的真谛。《鹿柴》《辛夷坞》诸篇正是这方面的代表作,这些诗既是诗人片刻的审美体验,也是以物观物、全然无我的宗教体验,王维正是在这种极见山水之真性中,体悟着心中了无牵挂、清澈明净的心境。   在思想内容方面,孟浩然和王维的山水诗贯彻了以景物为中心的原则,建立了表现自然美的新格局。孟浩然诗中思想感情的抒发是他求仕不得而积极寻求机遇的表现,而王维诗中的思想追求则是基于诗人已在仕途,唯求世事公平,兼济天下苍生的愿望。王维看到社会诸多矛盾之后,内心灰暗,对仕途极度失望而自甘隐退,因此他的内心趋于平静淡然,在诗中呈现一种真正的恬淡美好,如《鹿柴》中,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充满生命活力的图景。而孟浩然在描绘山水、观照内心时,则明显地流露出一份抑郁和对社会冷淡的情调。   我们在讨论王孟山水诗差异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