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柳永代表作《雨霖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析柳永代表作《雨霖铃》   一、词的产生与发展   词最初名称叫“曲子词”,是为配合音乐而创作的歌辞。词大致产生在唐朝,先盛行于民间,晚唐五代致力于词的创作的文人逐渐增多,一些著名的词人,如温庭筠、韦庄、李煜等,都具有自己独到的风格。后来,越来越多的文人开始介入词的文学创作。北宋前期的词坛承续晚唐五代词风,以欧阳修、晏殊为代表,词中多半反映贵族士大夫闲适自得的生活及其流连光景,伤感时序的愁情。词发展到了宋代,新的大一统时代已非前代衰世可比,词人们渴求着一种既“大”且“新”的艺术格局和审美气度,从而催生了慢词的勃兴。   二、柳词在词史上的影响   北宋词至柳永而一变,成为慢词的大家,开启了宋词新天地。前代的词,基本都是令词,而柳永所写,则多是慢词长调,善于化时曲为新声。柳永创作了大量篇幅较长、句子错综不齐的慢词,使词的体式趋向完备。篇幅的拉长导致词风得以“放大”,具体铺叙形容,开合起伏,组织景语。柳永发展了长调的体制,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从都市生活摄取题材,善于用民间俚俗的语言和铺叙的手法,组织较为复杂的内容,表现他生活在市民中间的感受,反映中下层市民的生活面貌。他的作品具有浓厚的市民气息,受到广大百姓喜爱,获得“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声誉。   柳词最令人注目的特色,乃在于“经俗”为美。他把词从贵族文人“沙龙”引向市井“坊曲”。晚唐五代词,从其创作动机、创作环境到作者身份等方面均属于贵族“文艺沙龙”产物。而柳永是一位失意下层文人,唱者和听者多半是一些歌妓和市民,其词更属于那种“流行歌曲”式的“俗曲”。所以,柳词无论从其思想色彩、审美意向,还是艺术风貌来看,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最大特色便是“世俗化”:一是感情更“世俗”,二是语言更“俚俗”。情志基本是一种男恋女爱情感和理想愿望,塑造少见的世俗社会人情味。这对当时社会传统的文学观念及审美观念是大胆的挑战,直接影响着“婉约”派的创作。   “婉约”派出现较早,以唐朝温庭筠为鼻祖的五代“花间派”词为开端。宋初欧阳修、晏氏父子奠定了该派的基础,对后世“婉约”名家词人有启迪作用。但此时,词仍没有突破“词为艳科”的传统。主要特征:题材较窄,一般不出伤离送别、儿女恋情之类;多用含蓄委婉、蕴藉比兴表现手法,曲折表达细腻思想感情;格律形式也较严密,重视结构组合,表意求曲,声律和谐,语言流利,绮丽挥绰,文思绝佳。   三、柳词代表作《雨霖铃》   柳永生活的年代――北宋前期,正是创作大量适合于歌唱的新乐府时期,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中晚年中进士,官居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一生仕途坎坷,于是淡泊功名,以“白衣卿相”自居,耽溺于“偎红倚翠”“浅斟低唱”的生活。他创作的《雨霖铃》词调来源唐教坊国家乐府机构中教坊大曲名。《明皇杂录》云:“幸蜀。初入斜谷,霖雨弥旬,栈道中闻铃声,?衿渖?为《雨霖铃》以寄恨。……今双调《雨霖铃慢》,颇极哀怨,真本曲遗声。”柳永盖取唐时旧曲翻制,即本古乐以翻新调,恢张词体,革新歌辞抒写内容。词人离汴京前往浙江与情人话别时所作。当时的作者内心因羁旅生涯所诱发出来的伤感随着作者的游踪越来越浓。仕途上的失意,不得不离开京师而远行,这种抑郁忧愤的心情与失去爱情慰藉的痛苦交织在一起,词人便更加感到生活前途的黯淡无光。全词以冷落的秋景作为衬托,精心刻画了情侣分别时留恋的情态及复杂微妙的心理,进而设想别后的孤独与思恋,深刻地表达了有情人之间难舍难分的情意。   1.从词谱上讲   宋朝填词并无专门韵书(或已失传),是根据唐及后来的词论家推测的。《雨霖铃》又《雨霖铃慢》,双调仄体。双调就是把一首词分为前后两阕。两阕的字数相等或基本上相等,平仄也相同。正体103字,上阕10句5仄韵,下阕9句5仄,除第一字“切”为去声韵,其余押韵尾字用入声韵。慢,词乐格调之一。慢曲子的简称,及慢曲,慢词说法。古书上写作曼,亦延长引申歌声延长,就唱得迟缓了,因此,由“曼”字孳乳出“慢”字。指调长拍缓,节奏徐纡舒慢的乐曲,通常慢词字多调长,多属于长调,急慢是按其音乐节奏区分;词调长短是按字数多寡划分。   词调用慢字,往往可以省去,在宋代可有可无。张炎《词源》云:“慢曲不过百余字,中间抑扬高下,丁抗掣拽,有大顿、小顿、大柱、小柱、打、?酢?…”此中有许多唱歌术语,因为有种种延长引申唱法。   2.从声律上说   唐宪宗时《元和韵谱》指出:入声直而促,出音直接而收音短促,当有塞音尾p、t、k收尾,至宋代北方方言合并为喉塞音。入声,极短的多半是中低降调、促阴阳。其词中的韵角字:切(为去声韵)、歇、噎、阔、别、节、月、说(为入声韵),韵母ie\ian\uo\üe在现代汉语中为后响复元音,发音哽咽而短促。柳永在《雨霖铃》中用入声可见其意。韵角字“发”、“设”也为入声韵,大概在当

文档评论(0)

神话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03223011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