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德邦物流运读营标准的核心竞争力.docx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德邦运营标准的核心竞争力——历史、现在与未来第一章 追溯历史,界定当下本章将通过回顾运营标准管理组2013-2015两年的工作,告知各位我们经历过怎样的曲折、我们拥有怎样的知识储备、以及我们获得了何等的成果。一、蛰伏的2013运营标准管理组的前身是2013年的营运分析组,那时营运分析组的主要工作之一是对营运本部(现在的市场营销本部、运营本部)发布的制度文件进行复核,即所谓的“复盘”。当年,盛极一时的方法工具是由安永会计事务所提供的“穿行-控制测试法”,具体体现为“风险穿行-控制矩阵”。经过本土化实践,营运分析组在具体运用这套方法论时,进行了简化处理,以灵活、有效地适用于当时营运本部的环境,这套工具也就是我们现在经常谈论的“风险控制矩阵”(淡化了穿行测试环节)。关于复盘的所有材料,不妨参见运营标准管理组的共享文件夹。除了制度文件复盘之外,当时的营运分析组还进行数据效益盘点、编制营运报表(BI在营运方面的前身)等工作。这方面的工作主要培养的是数据敏感性,但是在专业素养提升上,显然要逊色于制度文件复盘工作。总之,不论是复盘,还是数据盘点与编制报表,这些工作对于部门整体专业素养的潜在提升都是有限的。二、艰苦的2014进入2014年,部门的名称经历了从营运分析组到运营分析组再到运营标准管理组的变更。该年也是部门工作方向经历极大变迁的时期。以当时一位事业部总裁向副总反馈外场标准检查表陈旧为契机,我们的工作便从制度文件的复盘转向制度文件的整新(整合与更新)。2014年初,整个运营部门管辖了大大小小各类发布文件或内部规范等200余项。为使运营标准框架更趋清晰,部门内部经历了较长时期的探讨。当时,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从业务场景的角度进行盘点更新,一是从部门角度进行盘点更新(除此之外,还有人提出以战略指标为基础进行分类盘点)。经过大约一个季度的折腾,最终我们确立了以公司流程框架为方向的整新思路。这个方法与之前部门内部探讨的方向有区别,尽管当初的业务场景思路看起来最接近于这套思路,但是,关于业务场景的思路,我们内部当时缺乏一个更加系统的方法论指导。流程框架思路最明显的优势有两点:①流程架构清晰,它覆盖了公司绝大部分的业务场景,且有固定的编码设置;②流程责任人相对清晰,它规定了所有流程的各级管辖责任人。当然,它最大的劣势是,一个流程经常会横跨几个部门,甚至系统本部,这对于部门间的协同要求是相当高的。鉴于德邦工作环境,不顾现实地对标准进行跨部门、跨系统的整新是极困难的,同时,也后患无穷。正是考虑当时的种种局限,我们运营标准才以流程框架为基础,在涉及跨部门职责时,采取了诸如强制、捆绑、妥协等一系列手段,最终才构建出一套初具运营特征的标准框架体系。我们应该为统管这套体系感到荣幸与欣慰,因为,在构建这套体系的过程中——摸着石头过河,我们部门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先后离职9名员工(2名研究生、7名本科生)。另外,构建这套体系的历史,也是我们运营标准管理部连同7大部门一起与流程管理部既竞争又合作的历史(流程管理部在这段时期也经历了较大的内部调整)。坦率地讲,我们运营标准完全不会局限于“追随者”的角色(相对于流程管理部而言),应该是、务必也是“挑战者”(相对于流程管理部而言)与“指引者”的角色(相对于运营本部而言)。三、奋斗的2015截至2015年8月,运营本部共管辖38个制度文件、53个三级流程、34个操作手册(SOP)。这套“38-53-34”的运营标准体系结构将长期稳定地存在(个别数量会有小幅调整),协助并指导专业部门与我们开展相关业务工作。作为运营本部知识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如何,我们都不应该忽视这套标准体系的价值。在可预见的将来(至2018年),尤其是我们运营标准管理组,将无时无刻不维护、改善并守卫这套标准体系。正如我们在2016年年度规划初稿中提到的,我们将于2015年下半年开始在标准推广(营销模块)和标准监管(质检模块)两大领域投入大量资源与精力,否则,这套体系无法在最大范围内接受信息反馈并实现自我完善。第二章 登高望远,俯瞰未来本章将站在前人奋斗与贡献的基础上,分析运营标准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以及我们如何打造这种竞争力;同时,为了更好地孕育这种能力,我们必须对公司内部环境有清晰的认识。在此,我借用了迈克尔·波特用以分析公司战略优势的工具——“五力模型”——来阐述对运营标准管理组所处环境的理解。一、运营标准的核心竞争力关于核心竞争力的定义,我比较倾向于迈克尔·波特从“成本优势”或“标新立异”角度进行阐述的看法。对于一个公司而言,那种能让自身产品成本长期低于行业平均成本的能力,或者既能迅速又能长期吸引客户的、在“体验-性能”方面区别于同行的能力,我们都可以称作核心竞争力。那么,从上述定义出发,我们运营标准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我们不妨从运营的11项

文档评论(0)

wawaha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