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体质调养(六)阳虚体质 体质特点:感觉总是比别人怕冷,手脚发凉,夏天不愿吹空调,冬天衣服比别人穿得多,不敢吃凉的东西。性格多沉静、内向。 调养方式:可多吃甘温益气的食物,比如葱、姜、蒜、花椒、韭菜、辣椒、胡椒等。少食生冷寒凉食物如黄瓜、藕、梨、西瓜等。自行按摩气海、足三里、涌泉等穴位,或经常灸足三里、关元。可服金匮肾气丸。 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所在的胃经属于多气多血的经脉,这条经脉受到激发,气血旺盛,势将影响五脏六腑与全身各器官的功能,从而达到保健长寿的效果,因此历来足三里穴被认为是一个医疗和保健的重要穴位。所以我国和日本都有“若要安,三里常不干”的谚语。这里指的是灸法,灸法效果最好,但按压法(得气-有酸胀感)也有效。 相传二百年前,一位日本最年长的农民叫缅边,应首相的邀请到了东京,当时他已194岁,首相问他的长寿秘诀。老人回答说:“我们全家向先辈学习艾灸的方法,每月1日到8日都要灸腿上的足三里穴,我的妻子173岁,儿子153岁,孙子105岁了”。由此可见,足三里穴自古以来成为中外喜爱的保健长寿穴。 关元穴 艾灸关元穴可以治疗一切阳虚症、气虚症。关元穴是人体功效最强大的补穴之一。艾灸此穴一定要掌握火候,那就是要温而不烫,灸的时间要长,持续地温灸,达到热量内透,自觉腹内暖洋洋,热乎乎,像融化般的舒适状态。灸到红晕为度。艾灸关元穴见效,腹内的寒气会立时觉消散。每次灸的时间一般20分钟左右,或长些,依个体的舒适度为限,隔日一次或每周灸两次即可。 ?? 关元穴是人体保健要穴之一,艾灸关元坚持一段时间可以健康长寿、增强体质。 三、体质调养(七)痰湿体质 体质特点:心宽体胖是最大特点,腹部松软肥胖,皮肤出油,汗多,眼睛浮肿,容易困倦。或痰多,舌苔厚腻。湘西地区较多。较多见于经常喝酒的人。 调养方式:饮食清淡,多食葱、蒜、海藻、海带、冬瓜、萝卜、金橘、芥末等食物,少食肥肉及甜、黏、油腻食物。可服用化痰祛湿方。 三、体质调养(八)血瘀体质 体质特点:刷牙时牙龈易出血,眼睛常有红丝,皮肤常干燥、粗糙,常常出现疼痛,容易烦躁,健忘,性情急躁。 调养方式:可多食黑豆、海带、紫菜、萝卜、胡萝卜、山楂、醋、绿茶等具有活血、散结、行气、疏肝解郁作用的食物,少食肥猪肉等,并保持足够的睡眠。可服用桂枝茯苓丸等。 三、体质调养(九)特禀体质(过敏体质) 体质特点:对花粉或某些食物过敏如海鲜等,对很多药也容易过敏。(中药相对不容易过敏) 调养方式:饮食清淡、均衡,粗细搭配适当,荤素配伍合理。少食荞麦、蚕豆、白扁豆、牛肉、鹅肉、茄子、浓茶等辛辣之品、腥膻发物及含致敏物质的食物。可服玉屏风散、消风散等。 主讲内容 健康新概念 一 养生保健的三个要点 二 体质调养 三 健康生活方式 四 四、健康生活方式 大千世界,一物降一物。 人怕病,病最怕什么? 病最怕健康的生活方式?。 四、健康生活方式 (一) 养生的“中和”思想 1.养生原则:和则安 人要与自然界“和”,即与天地“和”,与人“和”,与动物“和”,衣食住行与身体“和”,饿了要及时补充食物,吃太饱或饥一顿、饱一顿均有违“和”。有的病人想吃什么东西,而因为教条规定硬不让病人吃,这也不是“和”。睏了就要睡,不要胡思乱想,累了就要休息,不要太累伤身。“和”统领养生之总则。 四、健康生活方式 (一) 养生的“中和”思想 1.养生原则:和则安 现代的健康概念有四层意思:一身体没病,二心理健康,三社会适应能力良好,四道德健康。完全符合“和”的基本要求,身体没病是机体代谢顺畅、气血“中和”的表现。心理健康是处事为人之心理活动自我调节平衡心态的体现。道德健康、社会适应能力良好,说明与社会时代相符,是个人与团体、个人与时代融合的表现,无处不体现“和”。 四、健康生活方式 (一) 养生的“中和”思想1.养生原则:和则安 《黄帝内经》关于养生的对话: 黄帝 :“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四、健康生活方式 (一) 养生的“中和”思想1.养生原则:和则安《黄帝内经》关于养生的对话: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