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学四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传统文化课程是对少年儿童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启蒙课程,旨在使民族文化得以血脉相承,使学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从而陶冶情操,开启心智,提升智趣,提高综合文化素养,激发爱国情感,培养民族气节。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三个班,共133人。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对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大多数学生对祖国的文化表现出较浓郁的兴趣,借此时机,将传统文化精髓灌输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志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教育学生做个具有传统文化素养的中国人。
三、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就是为了让学生丰富传统文化,增进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识,激发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同时也为了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及写作水平。
1、在诵读中领略《千字文》的声韵之美。感悟古诗的真挚之情。
2、晓通古建筑文化的历史,体会古代人们的智慧和创造才能。
3、认识一些文学巨匠,初步了解他们的生平行迹,领略其独特风骚。
4、知道中国自古就有与外界保持友好往来的优良传统。
5、熟识中国传统工艺,精美玉器,历史古老的青铜器,精美的漆器,陶瓷,文房四宝等,感悟其历史、文化价值,体会中国人的聪明才智。
四、教学措施
1、教学形式多样化。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等。
2、注重游戏教学。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我将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等多种形式。
3、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4、重视平常积累,背诵经典名句名篇,通过进行比赛来提高效率。
5、重视多元评价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评价,并以此作为反馈,激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积累。
五、教学进度安排
周 次 课 题
第一学期 第一周 《千字文》(节选一) 第二周 《千字文》(节选二) 第三周 《千字文》(节选三) 第四周 《月夜》 《乡思》 第五周 《山中》 《济上作》 第六周 《断句》 《宣城见杜鹃花》 第七周 古城 第八周 塔 第九周 桥 第十周 楼阁 第十一周 屈原 第十二周 李白 第十三周 杜甫 第十四周 苏轼 第十五周 关汉卿 第十六周 曹雪芹
第二学期 第一周 《送柴侍御》《喜见外弟又言别》 第二周 《重别周尚书》《送友人》 第三周 《送别》《淮上与友人别》 第四周 《塞下曲》《秋望》 第五周 《从军行七首(其五)》《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第六周 《塞上听吹笛》《征人怨》 第七周 丝绸之路 第八周 玄奘取经 第九周 鉴真东渡 第十周 郑和下西洋 第十一周 玉器 第十二周 青铜器 第十三周 漆器 第十四周 文房四宝 第十五周 彩陶与黑陶 唐三彩 第十六周 瓷器 紫砂壶
第1课时?? 《千字文》(一)
教学目标:
1、识记《千字文》(一)中生僻的字
2、找出韵律,熟读《千字文》(一)并尝试背诵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天地玄黄 ,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 ,辰宿列张 。
寒来暑往 ,秋收冬藏 。闰馀成岁 ,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 露结为霜 。金生丽水, 玉出昆冈 。
剑号巨阙 ,珠称夜光。
二、简介《千字文》(一)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六、故事链接:第2页
?? 了解夜光珠来历的故事。
七、拓展活动:读一读
?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
????????????????? ——(唐)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
? 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
?????????????????? ——(唐)韩愈《送孟东野序》
八、课外延伸:
?? 课下搜集古时描写四时更替、宇宙变化的语句,并交流。
?
?
?
?
?
?
?
?
?
?
?
第2课时?? 《千字文》(二)
教学目标:
1、识记《千字文》(二)中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3-2014年七年级上学期政治期中测试卷考试题.doc
- 2013-2014学年成都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模拟试卷.doc
- 2013-2014学年郑州航空港区课堂达标评优活动方案.doc
- 2013-2014年人教版初一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1.doc
- 2013-2014长春十一中高二英语下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doc
- 2013-2014年九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试卷.doc
- 2013-5-19五年级复习与巩固.doc
-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要点.doc
- 2013~2014年第一学期七年级地理上册期中考试试卷.doc
- 2013~2014年第一学期体育部工作总结.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