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20338.pptVIP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印象管理与行为控制 “登门槛”效应---得寸进尺 “门面”效应----先提大要求,最后满足自己小要求。 SOLER技术--建立良好第一印象 S:坐、站面对别人;O:自然开放;L:身体前倾;E:目光接触;R:放松。 角色获得——换位思考 相互支持(雪中送炭-锦上添花) 特殊策略 逢迎 恫吓 显示 自我抬高 恳求 归因理论 海德的朴素心理学 琼斯和戴维斯的相应推断理论 凯利的三度理论 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 海德的朴素心理学 琼斯和戴维斯的相应推断理论 1 外显的行为是由行动者内在的人格特质直接引起的。从一个人外在的行为可以推断其动机、人格特征。 2 如果知道了行为的目的就能够更有把握推断个性。 凯利的三度理论 特异性:针对客观刺激物,即行动者是否不对同类其它刺激作出相同的反应。 一致性:针对情境,即行动者是否在任何情境和任何时候对同一刺激做相同的反应。 共同性:针对人(行动主体,包括自己和他人),即其他人对同一刺激是否也作出了与行为者相同的方式反应。 影响归因的因素 社会视角(尼斯波特,1973) * 社会心理学(二) ----印象与归因 印象的形成 印象:指人在最初遇到新的社会情景时,主观上按照自己旧有经验的理解,将情景中的人和物进行归类,所形成的对相关的人和物的概念。 印象的意义: 是人们适应新的社会情景的一种方式 直接影响人与人的进一步相互作用及人际交往的状况 一、印象形成时的信息选择 自然特征的选择倾向(性别、种族和外表吸引力) 社会刻板印象: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产生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耐劳 落后 肮脏 懒惰 好音乐 迷信 懒惰 落后 折中 肮脏 残酷 唯物 欺诈 狡猾 爱国 尚武 进取 有野心 民主 天真 乐观 友善 热情特征 黑人 印度人 前苏联人 日本人 美国人 人种 晕轮效应(1972年,K.戴恩的研究) 1.52 1.82 2.17 婚姻的可能性 8.83 11.6 11.6 总体幸福感 5.28 6.34 6.37 社会、职业的幸福感 3.91 4.55 3.54 做父母的能力 0.37 0.71 1.7 婚姻能力 1.70 2.02 2.25 职业地位 56.31 62.42 65.39 社会赞许性 无吸引力者 一般吸引力者 高吸引力 评定特征 当一个人的外表充满魅力时,他的其他一些实际同外表无关的的特征,也会得到很好的评价。 介于两者中间 没有照片 第三组 罪行重 相貌狰狞 第二组 罪行轻 眉清目修 第一组 尽管相貌和性格没有联系,但人们在知觉他人的性格时,相貌占了很重要的因素。 人不可貌相 被试看3组“罪犯”的材料,罪行相等,但面貌不同。让被试做为法官来判刑。概化的晕轮效应:从一个人的某些品质推断出其他的一些品质。A特点往往伴有B特点,但这些特点是从个人的生活经验出发。 如:聪明想象力丰富,口才好,可信赖 2. 社会特征的信息选择 确定其社会的角色 对我们的意义 预测其行为 我们采取行为的适当性 3. 心理特征的信息选择 愚蠢的 浅薄的 犹豫的 不可靠的 笨拙的 自负的 易怒的 令人厌烦的 不合群的 不幸的 消极定向 科学的 决断的 灵巧的 聪慧的 有坚持性的 有帮助的 真诚的 宽容的 好交际的 幽默的 积极定向 智力特征 人际关系特征 定向性质 1 2 4 3 二、概化印象的形成(根据具体信息形成总的印象) 加法模式 (Fishben 1964)肯定的评价上的特征越多,强度越大,总体印象就越好 A 真诚(+3) 热情(+3) 聪明(+2) 多嘴(-2) +5 B 理解(+3) 自信(+1) +4 平均模式 (N.Adson 1978)各特征的分值加以平均,根据平均值形成一个人的总的印象。 加权平均模式不仅考虑特征的明显强度,也考虑每一个特征的重要性,最终的印象是加权的结果。 A 活泼(+5X3) 魅力(+5X3) 吸毒(-3X5) +15 B 理解(+5X3) 邋遢(-3X2) +24 友好(+5X3) 强度 9.6 10.4 7.4 9.6 12 11.7 11 6.3 5.6 4.0 6.3 9.4 8.3 8.6 自以为是 不好交际 不得人心 正规 易怒 不幽默 无情 冷酷 热情 指示特征 评价方面 4.中心品质 聪明、熟练、勤奋、热情、坚决、实干、谨慎 (凯利的研究) 聪明、熟练、勤奋、冷酷、坚决、实干、谨慎 三、信息的先后顺序对印象形成的影响 首因效应: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导致的最初信息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占有更大影响的现象,成为首因效应。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对一个人的判断主要依赖于目前的情景,在印象的产生时以最近的信息为依据。 产生的原因:记忆的困难 外向材料 吉姆去买文具,与两个朋友一边

文档评论(0)

dreamzhangn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