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法第二编.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同学们好 证据法 胡玉霞 学习建议 1.采取“课堂辅导+自主学习 ”的学习模式。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系统把握。 课程两大突出特点:一是本课程属应用法学。二是采取开卷考试形式。以综合理解、实际应用为考查重点,这就要求加强应用训练,多做案例分析。 3.抓紧补修,打好基础。 主要参考资料: 1、《证据法学(第三版》,卞建林主编; 2、《刑事证据制度与理论》,沈德咏; 3、《民事证据研究》,叶自强; 4、《行政诉讼证据判例与理论分析》,张树义; 5、《诉讼证明原理》,吴宏耀; 6、《证据法案例精解》,齐树洁,王振志; 7、《外国民事证据制度研究》,张卫平; 8、《民事证据法》,程春华; 9、《刑事诉讼证明论》,肖胜喜; 10、《英国证据法》,齐树洁; 11、《证据法简明案例》,(英)爱德华·菲利普斯(EdwardPhillips); 12、《民事程序理念与证据规则》,郭小冬, 韩红俊; 13、《刑事证据规则研究》,王伯庭 ; 14、《证据调查》,何家弘; 15、《视听资料研究综述与评价》,樊崇义; 16、《沉默权问题研究》,陈光中; 17、《刑事证人证言论》,王进喜; 18、《证明责任论》,(德)莱奥.罗森贝克著 ; 19、《证明责任研究》,(日)村上博已 ; 20、《举证责任研究》,(日)中岛宏道 ; 21、《举证责任与民事程序法》,陈荣宗 ; 22、《举证责任的分配》,(日)雄本朗造; 23、《相对合理主义》,龙宗智 ; 24、《民事举证责任研究》,李浩 ; 25、《民事证据法判例失误研究》(修订本), 毕玉谦; 26、《证据学论坛》, 何家弘; 27、《诉讼法论丛》, 陈光中、江伟著。 推荐网站: 1. 中国民商法律网 2. 法学时评网 3. 正义网 4. 北大法律信息网 5. 中国司法网 授课进度表 证据法四大重点 证据的相关概念 诉讼证据的基本特征 证据的种类和分类、联系与区别 证明对象、证明责任、证明标准 第二编 证据论 目录 第6章 证据概述 习题 第7章 物证 习题 第8章 书证 习题 第9章 证人证言 习题 第10章 被害人陈述 习题 第11章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习题 第12章 当事人陈述 习题 第13章 视听资料 习题 第14章 勘验检查和现场笔录 习题 第15章 证据的分类 习题 第6章 证据概述 第一节 证据的概念 一、证据的概念 1、学者争论 ⑴ 事实说(P56-57) ⑵材料或资料说(P55) ⑶ 方法或手段说(P56) ⑷根据说或原因说(P56) ⑸两义或双重说(P57) ⑹统一说(P57) 2.通论与立法上的规定——事实说(P57-58):诉讼证据,指能够用于证明未知事实的已知事实的统称。 3、本书观点——统一说 概念(P58),包括内容(P59): ⑴证据的形式――法律确认的七种形式; ⑵证据的内容--能够说明待证事物存在或不存在; ⑶证明的关系――具有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作用。 3.证据材料与证据的关系( P55 ) : (1) 二者的联系 (2)二者的区别 证据: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 证据材料:指诉讼法律关系主体欲收集用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事实材料。 A 是否被调查收集不同; B 是否经审查判断不同; C 是否经当事人质辩或者法庭调查不同; D 是否可以用来定案不同。 二、证据具备证据价值的两大条件 1、证据能力(P59) ,又称为“证据的适格性”、“证据资格”,是指某一材料进入诉讼,作为定案根据的资格和条件 。其标准是是否可以作为证据。 2、证明力(P62),是指证据所具有的内在事实对案件事实有无证明作用和证明作用如何的价值。其标准是证明案件的程度。 归纳:证据及相关概念的关系 证据材料 定案根据 第二节 证据的基本特征 客观性 关联性 合法性 证

文档评论(0)

dreamzhangn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