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四板块 地理技能人教新课版.ppt

高三地理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四板块 地理技能人教新课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主干知识整合 地理热点问题主要是某一区域或某一时期发生的对国内外有重大影响或对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大致可分为长效热点和短期热点两类。现将近年来受关注的一些长效热点归纳如下: 热点 相关考点 能源问题与能源安全 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等在世界和我国的分布,中东地区、里海地区的石油资源开发和输出,我国能源供应紧张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 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在世界和我国的分布,农业区位因素,我国的商品粮基地建设、耕地保护,生态农业的发展 热点 相关考点 人口问题 世界和我国的人口分布不均,人口迁移及影响因素,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生态环境问题 世界和我国的主要环境问题,生态脆弱地区的环境特点和生态保护措施,污染防治 热点 相关考点 我国的地缘政治 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等地区的自然特征、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东海、南海的自然特征和海洋资源开发,我国和周边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 我国的对外关系 美国、俄罗斯、日本、欧盟、韩国、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地理特征,我国和非洲、拉美一些国家的交往、合作 热点 相关考点 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西部大开发 长三角、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环渤海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发展条件、环境整治和产业结构调整,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成渝新特区的发展条件,西部地区的生态保护、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 热点 相关考点 交通建设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铁路、公路的选线,主要交通干线和城际快速通道建设,长江水运和沿海航运的发展,航空港建设,南水北调,晋煤外运,水电建设和西电东送,第二条西气东输线建设,矿产、能源的进口和石油战略储备 热点 相关考点 民族团结和边疆地区经济发展 新疆、西藏等自治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和资源开发、交通建设,少数民族地区的风土人情和旅游资源 台海两岸关系 台湾的地形、气候、水文、资源特点,台湾的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主要城市及分布、旅游资源,“大三通”的意义,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热点 相关考点 金融危机和经济全球化 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跨国公司的经营和发展,区域性的政治经济组织,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 宇宙探测和极地科考 天体和天体系统,宇宙空间的特点,宇宙探测的意义,我国和世界主要的宇航发射基地的分布和所处地区的自然特征 极地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我国的极地科考站,极地地图的判读 重点要点探究 专题备考引擎 课改区近三年考查情况如下表: 年份 考察情况 2009年 广东卷第31题(粮食安全问题),第34题(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江苏卷第5题(2008年北京奥运会),第17~18题(2009年上海国际车展和新能源利用);宁夏、辽宁卷第3~5题(中国南极昆仑站建成);天津卷第12题(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福建卷第37题(我国的对外关系和“南南合作”),第40题(“5·12”汶川地震);浙江卷第2~3题(全球变暖) 年份 考察情况 2008年 广东卷第1题(“植物界诺亚方舟”落成),第26题(奥运圣火在珠峰点燃),第31题(世界能源问题),第32题(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江苏卷第1题(2008年奥运圣火登顶珠峰);山东卷第7题(2008年北京奥运会);宁夏卷第37题(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 年份 考察情况 2007年 广东卷第33题(“金砖四国”的经济发展),第34题(耕地保护和生物能源乙醇产业发展);海南卷第19~20题(多哈亚运会) 关注热点,侧重的是分析评价;以现实生活的素材为情境,侧重的是理论联系实际。试题只是借助于热点的外壳,将学科知识逐一体现。对热点问题的复习,切忌一味追求广泛、新颖,而陷入众多的资料和阅览纷繁的新闻中,淡化了热点问题和地理科学的联系,至于将热点问题搞得沸沸扬扬、草木皆兵,就更没有什么必要。在复习中,应立足地理学科分析热点问题,学会整理、分析资料的方法,明确信息资料与教材内容的关系,以及解答问题的思路,加强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 文科试题侧重于对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及社会热点问题的考查,命题不回避时政热点和社会生活的现实,体现国家意志。分析近年来的高考试题的走向,可以看出地理学科的热点问题是能够与课本相关知识建立联系的问题,是能够运用地理知识对其进行分析与评价的问题,是具有相对重大影响的问题。近年来的地理高考试题在关注社会重大热点事件方面似乎不够,试题情境的设置也大多较为平淡,没有太大的惊奇,对热点、焦点问题,大多采取隐性体现的方式,给人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 正是这种对热点的“冷处理”,与时政划清了界线,使考生感到试题平实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0****05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