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渗透廉洁教育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128-01廉洁教育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国家倡导的主流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国自古就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名言,其中的富贵不能淫意即钱财利益污染不了贤者的道德情操,这样的思想,是中国人传统的精神支柱之一,早已融入到中华民族的千年文明史中。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若干年之后,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会在各自的岗位上掌握有一定的权力、财力,因此,他们是否具有坚定的廉洁信念,将直接影响他们如何正确看待和利用手中的权和钱,进而影响中国当今的反腐败斗争的成效,乃至若干年之后我国的社会廉政风气。中学语文课本选录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其中有一些就很适合对学生进行廉洁教育,作为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语文学科的自身优势,把廉洁教育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去,挖掘文本中廉政文化的教育资源,适时地抓住机会对学生渗透廉洁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那么,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廉洁教育,培养学生的廉洁意识,树立廉洁理念,将廉洁思想的教育渗透到教学中。1.理解课文的时代背景,认识腐败是造成社会动乱的根由中学语文教材中,很多篇章形象地写出了老百姓饱受的战争之苦。如杜甫的名篇《石壕吏》,开头以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渲染环境,画出 了一幅阴森森的战乱图。接着详写老妪的哭诉,形象地写出了战乱带给人民的深重灾难。这一战乱是谁造成的呢?课文本身没有说明,因而在教学时要结合分析时代背景,使学生知道唐王朝开元之治后期玄宗李隆基贪恋酒色,生活靡 烂,以致奸臣当道,政治腐败,酿成安史之乱,贻祸人民。柳宗元的《捕蛇者说》,在教学中讲清王叔文改革失败,柳宗元被贬永州接近平民等背景,使学生深刻地懂得统治者的腐败导致苛政横行,社会动乱,农民不堪其辱,逃入深山密林之中以捕蛇为生,并发出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的呼喊!表达对苛政的控诉,是讨伐腐败的檄文。学生通过理解课文的时代背景,认识腐败是造成社会动乱的根由,正确理解清正廉洁的意义。2.分析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树清廉自律榜样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刻划人物形象不同手法的分析,突出清廉自律的高大形象,鞭策贪婪猥琐的小人。如在教学七年级教材《包拯》一文时,我重点引导学生分析本文通过运用对比刻画的手法,把包拯在任端州知府时,与前任太守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的典型事例进行对比,通过他为人处事,生活简朴的作风,对后世子孙的训诫,领会课文刻划包拯为官刚正廉洁,严于律己,执法严明,克己奉公的美好形象。在《强项令》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理解文章正侧面描写董宣执法的故事,去世后家中贫困境况,体会董宣不畏权贵,秉公执法,清正廉洁的高贵品质。在把握人物塑造方法中渗透思想教育,让学生明白我们的祖先就是以廉政为宝的,从而培养他们养廉憎腐的道德观念,树立清廉自律的榜样。3.讲解课文写作方法,创廉洁之道千百年来,我们中华民族不仅有一大批廉洁自律的志士仁人,更有无数为清廉树帜的至理明言。课堂教学中,在讲解课文写作特点的时候,从不同的角度结合讲清这方面的内容,进行深化,不仅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鉴赏水平,而且能够帮助他们正确理解清正廉明的意义,有力地推动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通过分析课文的写作特点,扬清正廉浩气。纵观古今中外历史,一切有志有为有识之士,都能够把握自己,以不沉醉于金钱、美女和权力为戒,而凡是沉迷于声色犬马,没有不玩物丧志的。初中语文教材中,都有反腐倡廉内容,但是表现角度不同。因此在教学中,要讲清各自不同的写作特点,阐述同一内容不同的表现方法。如《爱莲说》是托物言志的名文,作者以莲自比,批判趋炎附势,追求奢侈的世风,歌颂知识分子出污泥而不染的操守。《陋室铭》运用对偶、排比、押韵等修辞手法,潇洒有致,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古代知识分子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伤仲永》的写法和上述两篇完全不同,它采用寓理于事,先扬后抑,对比鲜明的手法,通过仲永生五年即指物作诗立就,邑人奇之,到二十岁时却诗作不能称前时之闻,最后,泯然众人矣的事实,说明天资不是后天成才的唯一条件,玩物可以丧志,贪财毁灭才华。学生对贪财毁才如果体会不深,可再引导他们了解仲永成名后的所为,体会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这段话,那么问题就一目了然了。总之,要把廉洁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中,做到润物细无声,教师还要提高师德和业务水平,要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人格和廉洁做人的道德风范影响和教育学生,要善于从语文学科特点出发,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因素,将知识性和思想性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树立坚定的廉洁信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