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胡安顺第十一单元 .docVIP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汉语教案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教研室 第十一单元 文 选 黄 帝 《史記》 【《史記》簡介】《史記》,西漢 司馬遷著,自名《太史公書》,《漢書》中稱《太史公》或《太史公記》,三國時始改用今名。《史記》的記事上起傳說中的黃帝,下迄漢武帝 太初年間,跨度近三千年,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全書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紀、十表、八書、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共五十二萬餘字,其中少數篇目是西漢褚少孫補寫的。本紀是關於帝王政事的記載,表是表現歷代世系、列國關係、職官更迭等內容的表格,書是有關典章制度、天文、曆法、水利、地理、經濟等內容的記載,世家是先秦諸侯國的興亡史和漢代重要功臣的傳記,列傳是歷代著名人物的傳記。《史記》始撰於漢武帝 太初元年(公元前一〇四年,司馬遷時年四十二歲),五年後因為李陵辯護被捕下獄而中斷,於武帝太始元年(公元前九十六年,時約五十歲)出獄後繼續堅持撰寫,大約一直寫到漢昭帝 始元元年(公元前八十六年,時年約六十歲,據王國維《太史公行年考》)前後去世時為止,歷時約十八年(包括獄中三年)。其材料來源主要有四:一、前代典籍;二、司馬遷父司馬談收集整理的史料;三、司馬遷遊歷全國時採集到的史料和見聞;四、宮廷的檔案圖書資料。 《史記》一書全面記載了西漢中期以前的中國古代史和一些鄰國史,描繪出了許多栩栩如生的歷史人物,不僅是史學著作的典範,而且是傳記文學的法式,對後世的史學和文學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書中所創立的紀傳體史書編寫體例以及“善序事理、辨而不華、質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漢書·司馬遷傳》)的記事風格是中國古代歷史學成熟的標誌,同時也反映出了一個偉大史學家卓越的才華和無所畏懼的戰鬥精神。 《史記》的通行注本是三家注本,即南朝 劉宋 裴駰《史記集解》、唐 司馬貞《史記索隱》和唐 張守節《史記正義》。今人的注譯本主要有王伯祥《史記選》、王利器主編《史記注譯》、臺灣六十教授《白話史記》等。 【題解】黄帝是傳説中的五帝之首,华夏族共同的祖先。本文記載了黄帝统一各部族、治理自然災害和教化人民的事迹,反映了遠古时期华夏族的生產生活狀況,歌頌了黄帝的智慧、勇武和美德。本文选自《史記·五帝本纪》。 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①。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dūn)敏,成而聰明②。 ①黃帝:號有熊,本爲有熊部落的首領,後成爲華夏及周邊各族的共同祖先。少典:有熊部落的首領。軒轅:皇甫謐《帝王世紀》:“黃帝生於壽丘(今山東 曲阜縣東北),長於姬水,因以爲姓。居軒轅之丘(在今河南 新鄭縣西北),因以爲名,又以爲號。” ②神靈:指神異。傳説黃帝母附寶在野外見到大雷電繞北斗樞星,感而懷孕,二十四個月後才在壽丘(曲阜縣東北)生下黃帝,出世不久即會說話,且相貌出衆,頭額如太陽,眉宇如龍骨,周圍有彩雲環繞。徇齊:通“迅速”,指反應敏捷。敦:誠實。敏:勤勉。成:指成年。 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1]。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征。於是軒轅乃習用干戈,以征不享,諸侯咸來賓從[2]。而蚩尤最爲暴[3],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咸歸軒轅。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蓺五種,撫萬民,度(duó)四方[4],教熊羆貔貅(píxiū)貙(chū)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5]。三戰,然後得其志。蚩尤作亂,不用帝命[6]。於是黃帝乃徵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遂禽殺蚩尤[7]。而諸侯咸尊軒轅爲天子,代神農氏,是爲黃帝。天下有不順者,黃帝從而征之,平者去之[8]。 ①神農氏:傳説中的古帝王,姜姓,即炎帝,教民耕種,故號神農。世衰:指神農氏的後世子孫已經衰敗。據《國語·晉語四》,黃帝、炎帝同出少典。黃帝成長於姬水,炎帝成長於姜水。 ②不享:不朝貢的諸侯。享,進獻;貢獻。賓從:服從;歸附。 ③蚩尤:傳説為九黎族的首領。有兄弟八十一人。 ④振兵:整頓軍隊。治:指研究。五氣:指五行之氣。蓺:種植。五種:即五穀。五穀指黍、稷、菽、麥、稻。度:謀劃;規劃。 ⑤貔貅:似虎的猛獸。貙:似狸而大的猛獸。或以爲以上六種猛獸是六個部族的圖騰。阪泉:地名,在今河北 涿鹿縣東南。 ⑥用:聽從;服從。帝:指黃帝。 ⑦徵:召集。涿鹿:山名,在今河北 涿鹿縣東南。山旁建有軒轅城,傳說為黃帝之都。 ⑧從:隨後;緊接着。平:媾和。這裏義為“順服”。去:離開。 披山通道,未嘗寧居。東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1]。西至于空桐,登雞頭 [2]。南至于江,登熊、湘[3]。北逐葷粥(xūnyù),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4]。遷徙往來無常處,以師兵爲營衛[5]。官名皆以雲命,爲雲師[6]。置左右大監,監于萬國[7]。萬國和,而鬼神山川封禪與爲多焉[8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ai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