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美国梦”的幻灭 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1899-1961) 美国当代著名小说家; 开一代文风的文体家; 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精通叙事艺术”和“在当代风格中所发挥的影响”而获奖 2、德莱塞(1871-1945) 《嘉丽妹妹》(1900) 《美国的悲剧》(1925) “这部小说描写得如此大胆,如此机智,如此彻底,如此真实,因而也就具有如此深刻的道德感染力,我不知道在美国小说中,有哪一部可以与之相比拟。” 3、厄普顿·辛克莱 (1878-1968) 创作“揭发黑幕”小说 《屠场》 4、辛克莱·刘易斯 (1885-1951) 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1930年) 《大街》 5、斯坦贝克: (1902-1968) 左翼作家的代表 196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愤怒的葡萄》 6、塞林格(1919~2010) 《麦田的守望者》(1951) “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7、索尔·贝娄 (1915-2005 ) 犹太文学 《洪堡的礼物》 197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8、托妮·莫里森 (1931—) 黑人文学 199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 《隐身人》 * 2 主题: 小说通过一个资产阶级家庭4代人的经历反 映了德国传统社会在19世纪中叶开始走向 没落的过程,从而预示着德国社会乃至整 个欧洲社会将发生巨大而激烈的变化。 3、雷马克 (1898-1970) 反战小说 《西线无战事》 4、伯尔 (1917-1985) 197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莱尼和他们》 君特·格拉斯(1927- ) 德国著名作家、199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早年发表3部诗集《风信鸡之优点》、《三角轨道》等,同时创作了荒诞剧《洪水》(1957)、《叔叔、叔叔》(1958)、《恶厨师》(1961)等。反响较大的是关于1953年柏林事件的《平民试验起义》(1966)。 主要成就是小说。1959年长篇小说《铁皮鼓》使他获得世界声誉。与《猫与鼠》(1961)、《非常岁月》(1963)合称为《但泽三部曲》,是一幅描绘德国社会生活的画卷。长篇小说《鲽鱼》(1977)和《母老鼠》(1986)都使用了怪诞讽刺手法,将现实、幻想、童话、传说融为一体。《蜗牛日记》(1972)是一部纪实体的文学作品。 5、茨威格(1881-1942):心理现实主义 人生历程 生于维也纳富裕的犹太家庭; 从小爱好文艺,16岁开始发表诗作; 游学世界,结识罗曼·罗兰等; 一战中,投身反战运动; 一战后,潜心写作; 1933年后,遭到迫害;流亡 目睹“理性最惨重的失败和暴行最疯狂的胜利”,对人类前途失去信心。茨威格于1942年自杀,终年61岁。 “我自己的语言所通行的那个世界对我来说已经沉沦,我的精神故乡——欧洲,业已自趋毁灭。”“我的精力已经在长年无家可归的漂泊中耗尽了,因此我觉得,最好还是及时的、老老实实地结束生命。” 创作情况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是茨威格创作最旺盛的时期; 传记文学创作:《三大师》(巴尔扎克传、狄更斯传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传,1920)、《罗曼·罗兰》(1921)、《同魔鬼作斗争》(荷尔德林传、克莱斯特传和尼采传,1925) 茨威格的小说创作 反对战争,贯穿人道主义精神; 致力于“灵魂的开掘”; 构思巧妙,情节曲折动人; 运用“自白法”; 徐静蕾,第52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主演:姜文、徐静蕾 徐静蕾饰演的女主人公 姜文饰演的男主人公 短暂的结合:男人的一夜,女人的一生 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ElfriedeJelinek)1946- 生于奥地利施蒂里亚州的米尔茨楚施拉格。父亲具有捷克与犹太血统 。 年轻时开始创作诗歌,1967年发表了处女作《利莎的影子》。 1970年完成了讽刺小说《我们都是骗子,宝贝!》小说在语言上都充满叛逆的特点,直指流行文化及其标榜的虚假的美好生活。 70-80年代发表了三部小说《做情人的女人们》、《美妙的年代》和《钢琴教师》,征服了德国读者。《钢琴教师》于2001年被导演麦克尔·汉内克搬上银幕。获得了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 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1877-1962) 德国作家。1923年46岁入瑞士籍。爱好音乐与绘画,是一位漂泊、孤独、隐逸的诗人。《浪漫之歌》深受德国浪漫主义诗人的影响,被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的一个骑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一材料作文题目及范文(20篇).docx VIP
- 5.1质量+1.2测量:物体的质量(教案)沪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全一册.doc VIP
- 新标准大学英语(第三版)视听说教程4(智慧版)课件B4U6.pptx VIP
- 初中文学文本(小说)阅读理解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与实践.pdf VIP
- 4.3 神奇的“眼睛”(教案)沪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全一册.doc VIP
- 电商商品发布操作指南(包括标题制作、文案设计、详情页制作)(原创整套完整版128页).pptx VIP
- 2025年一级建造师《港口与航道工程》真题卷(附答案).docx VIP
- 2025年高考(北京卷)英语真题及答案.docx VIP
- 4.2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沪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全一册.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