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洛丽塔》看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docVIP

从电影《洛丽塔》看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电影《洛丽塔》看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摘 要】电影《洛丽塔》自始至终贯穿着悲剧的色彩,这是一部永恒的悲剧之作,是引人深思和发人深省的。悲剧形成的原因和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电影中主要人物亨伯特和洛丽塔受到当时美国教育体制,即杜威提倡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深刻影响――忽略了道德教育,没能让学生掌握科学分辨事物好坏的办法。杜威的思想对电影中主人公还有美国的教育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今天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关键词】原因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影响基金项目:本文为陕西省教育厅项目“多维视域下大学英语有效教学策略研究”(14JK1227)、校级项目“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关照下的地方院校大学生英语输入质量研究”(13SKYB006)、校级教改项目“创建高校多模态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新模式研究”(JG201334)阶段性研究成果。引 言电影《洛丽塔》改编自俄裔美籍小说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的同名小说《洛丽塔》。纳博科夫被誉为20世纪杰出的小说家、诗人、文体家等,他以一个虚幻的故事真实而生动地展现了其创作手法和表现方式,“使我们一边憎恨这本书的作者,一边又为这本书神思恍惚,这有多么神奇!”[1]小说于1955年出版,出版后引起了轩然大波,对小说的评价也是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但即使这样,也不能阻挡公众对该小说的喜爱。电影及其主要情节小说《洛丽塔》先后两次被拍成电影,首次是1962年由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执导,詹姆斯?梅森、谢利?温特斯、苏?莱恩等主演;第二次是1997年由阿德里安?莱恩执导,杰瑞米?艾恩斯、梅兰尼?格里菲斯、弗兰克?兰格拉、多米尼克?斯万等主演,影片名又被译为一树梨花压海棠。1997版的电影“被认为比原版更忠实于纳博科夫的原著,更容易被现代观众所接受。”[2]1997版的电影更接近原著,更能反映作者的思想,把亨伯特和洛丽塔的暧昧关系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本文主要从1997版电影《洛丽塔》来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电影中的主人公是从法国移民到美国的中年男子亨伯特,他在大学教授法文。在他少年时期,和一位名叫安娜贝尔的14岁少女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初恋。最后,由于安娜贝尔患伤寒而亡,这段恋情也就无疾而终了。亨伯特经受失去初恋女友的痛苦,这段经历也造就了他的恋童癖,尤其是对9到14岁少女的迷恋。后来,他碰巧成为了夏洛特(洛丽塔的妈妈)的房客。由于少年时期痛失初恋女友,青春少女对他有着一股魔法般的吸引力,让他无法抗拒,他很快就迷恋上了夏洛特年仅12岁的女儿洛丽塔。为了能够和洛丽塔在一起,弥补少年时期的遗憾,他娶了洛丽塔的妈妈夏洛特为妻,成为了洛丽塔的继父。但这一切都不足以掩饰他对洛丽塔的痴迷,他把他的痴迷用日记记录下来。有一段这样写道:“洛丽塔,你是照亮我生命的光芒,点燃我情欲的火把,我的罪恶,我的灵魂。”[3]但不幸的是,夏洛特发现了丈夫对自己的不忠和对自己女儿的迷恋。她十分生气,想通过书信表达她的愤怒,却在寄信的途中不幸被撞死。此后,洛丽塔就和亨伯特生活在一起,并发生了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洛丽塔开始讨厌亨伯特,直到最后离开了他。亨伯特又一次失去了生命中的光芒,他极度悲伤和绝望。直到三年后,亨伯特收到了洛丽塔的来信,从信中得知她已经结婚并怀有身孕。亨伯特请求洛丽塔离开她的丈夫跟自己走,却遭到了拒绝。于是,亨伯特找到了当时诱拐洛丽塔的男孩奎迪,并用枪杀死了他。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发展约翰?杜威(1859-1952年)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是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创始人,代表作有《民主主义与教育》《学校与社会》《我们怎样思维》《儿童与课程》《经验与教育》等。1.形成背景19世纪60年代,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空前活跃,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这一时期美国经历了南北战争,从法律上彻底废除了奴隶制,解放了劳动力,国家相对稳定,为资本主义经济和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工业化、城市化的迅速发展渴望新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的出现。此外,这一时期美国鼓励移民,实施一系列吸引和鼓励大量移民移入美国的政策,“1861年到1910年间,约有2300万移民进入美国,美国人口因此迅速增长,1910年人口已达到9200万。”[4]随着大量移民涌入美国,这些外来移民大多数是来自东欧、南欧和西欧的居民。移民的到来不仅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同时他们的到来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为经济的迅速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这些移民大多数都是农民、工人,文化程度不高,要想同化这些移民,让他们认可并接受美国的文化,这就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2.主要内容⑴教育本质杜威认为教育的本质有三个方面,那就是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或重新组织。首先,他提倡教育就是生活,两者具

文档评论(0)

lnainai_s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