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布敦花铜矿矿床特征及控矿因素探讨摘要:布敦花矿区内矿床类型有热液脉状类型和细脉浸染型(斑岩型)两类。热液脉状矿床分布于布敦花岩浆杂岩体北侧外带孔雀山矿段,赋矿围岩主要为角岩化的变质砂岩、板岩、黑云母角岩以及闪长玢岩等。矿体以不规则弯曲的脉状为主,在大脉旁侧围岩中有广泛的网脉状矿化。矿脉自南向北近于左列雁行排列。斑岩型矿床赋存于布敦花岩浆杂岩体南翼内带金鸡岭矿段,矿化面积较大,矿化分散,矿石品位相对较低(Cu一般在0.2%-0.7%),矿体埋深通常在250-300m。主矿体赋存于隐伏的斜长花岗斑岩岩体顶部起伏界面之外接触带下二叠统寿山沟组及中侏罗统万宝组地层内,矿化受斜长花岗斑岩形态的控制。关键词:布敦花铜矿床 网脉浸染状 地质特征 金鸡岭矿区 布敦花布敦花铜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中旗北东13公里。成矿区带划分属内蒙古――大兴安岭成矿省(Ⅱ2)、突泉――林西华力西、燕山期铁(锡)、铜、铅、锌、银、铌(钽)成矿带(Ⅲ6)、莲花山――大井子铜、银、铅、锌成矿带、孟恩套勒盖――布敦花银、铜、铅、锌成矿带。区内矿产资源丰富,内生金属矿产有Au、Ag、Cu、Pb、Zn、Fe、Sn、Mo等,非金属矿产有萤石、叶蜡石和石材花岗岩。1 区域地质特征矿区位于大兴安岭火山岩带的中南段,与哈德营子――布敦化区域性东西向构造带的交汇部位。区内地层区划:古生界隶属于华北地层大区内蒙古草原地层区锡林浩特――磐石地层分区,中新生界为滨太平洋地层区大兴安岭――燕山地层分区乌兰浩特――赤峰地层小区。主要出露地层有:本巴图组灰岩夹砂板岩建造;寿山沟组砂板岩建造、大石寨组安山质火山碎屑岩及火山熔岩建造、万宝组复成分砂砾岩建造、火山碎屑岩建造;满克头鄂博组、玛尼图组和白音高老组火山碎屑岩及火山熔岩建造。梅勒图组基性火山岩。区内岩浆活动强烈。据其活动特点和演化规律,分为三个旋回。海西晚期岩体主要呈岩株、岩基状,主要呈北东走向,少数近东西走向,岩石类型以酸性的花岗岩类为主,少数为中性的闪长岩类,侵入早二叠世地层,被侏罗纪火山岩不整合覆盖。燕山期火山岩分布在北东向呈菱形块体展布断陷盆地中。侵入岩不仅受北东向和东西向断裂控制,还受北北东和北西向断裂控制,分布在隆坳交接带附近。早期岩性以浅成超浅成的中酸性花岗岩类为主,晚期岩性以花岗岩类及碱性花岗岩类为主。由南东向北西,岩体的侵位时代逐渐变新,岩性也向酸性及碱性成分演化。区域构造受滨太平洋构造域的影响,主要为北东向和北北东向,次级构造为北西向、近南北向和东西向。2 矿床特征2.1矿区地质特征矿区出露地层为下二叠统大石寨组(P1d)浅海相复理石建造、碎屑岩建造、火山岩及少量礁灰岩,岩性主要为片理化凝灰质砂岩及火山凝灰岩和硅质岩组成;中侏罗统万宝组(J2w),下部为厚层砂岩夹含砾砂岩、粗砂岩,上部为细砂岩、粉砂岩及泥岩,是布敦花矿床的主要围岩;晚侏罗统满克头鄂博组(J3m),下部中酸性含角砾晶屑凝灰岩夹流纹岩,上部为角砾状凝灰熔岩。矿区构造以EW向与NNE向为主,形成三个挤压带,均呈NE向展布,由北至南分别为草格吐――查顺花挤压带、布敦化挤压带和五九山冲断带。分布在矿田中部的布敦化复式背斜,是布敦化挤压带的主要组成部分,其轴部为布敦化杂岩体,两翼地层均为大石寨组,由于后期构造活动伴生有近SN向和近EW向的扭裂、NW向的张裂构造。其中SN向复合破裂带及NW向扭张破裂带为金鸡岭矿区的主要构造。布敦花杂岩体由黑云母花岗闪长岩、斜长花岗斑岩及花岗斑岩组成。此外,中酸性脉岩闪长岩、闪长斑岩、安山玢岩等亦较发育。斜长花岗斑岩隐伏于金鸡岭矿区下部。花岗斑岩呈岩墙状产出,与其北侧的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呈侵入接触关系。据Rb-Sr法同位素资料,三者年龄吻合,属同源不同期次产物。斜长化岗斑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166±2)Ma,相关系数γ为0.9998。这三类岩石化学成分特征,如Si、Al、Ti、Fe、Mg、Ca、Na/K以及稀土元素也均表现出良好的演化关系。因此,可确定布敦花杂岩体的第一阶段为黑云母花岗闪长岩,第二阶段为斜长花岗斑岩,第三阶段为花岗斑岩。第一、第二阶段岩体伴有铜矿化。2.2矿床特征布敦花铜矿床是一个与燕山期布敦花杂岩体有关的岩浆高――中温热液型矿床,其成矿作用相当于斑岩型与火山热液型的过渡类型。空间上受构造控制。常与次火山岩相伴赋存。布敦花铜矿床包括网脉浸染状铜矿体和脉状铜矿体两类,前者构成金鸡岭矿段,后者见于孔雀山等矿段。金鸡岭矿段铜矿化东西长3,000m,南北宽1,500m,矿化较分散,矿石较贫,铜品位一般在0.2%-0.5%。矿体埋深通常250-300m,最大埋深为600m。矿体赋存于斜长花岗斑岩的内外接触带中。围岩除斜长花岗斑岩外,还有砂岩、含砾砂岩、凝灰质含砾砂岩等。矿化受斜长花岗斑岩形态及二叠系和侏罗系不整合面的控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