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商诗歌中的道教情愫.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刘商诗歌中的道教情愫摘 要:中唐诗人刘商,人生经历丰富去过边塞地区、做过地方县令、出任过京官,也在军营中谋过差事,热衷于修仙慕道,最后归隐山林。由于深受道教影响,他性格洒脱,诗歌想象玄妙,语言华丽奇诡,有着自己的特色。关键词:刘商 诗歌 道教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以道家学派创始人老聃为始祖,是在在继承和发扬先秦道家思想、古代巫术、方术等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发展和壮大起来的,距今已有1800余年历史。唐高祖李渊以“神仙苗裔”自居将老子奉为自己的祖先,扶植和尊崇道教,并将道教上升到国教的地位,使得道教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繁荣。对道教的尊崇贯穿了整个唐代,除了高祖李渊,太宗、高宗、玄宗、肃宗、代宗、宪宗、穆宗、武宗、宣宗等也都对道教推崇有加。唐玄宗开科取士还加入了道教中玄学的内容。由于统治者的重视,道教影响到了唐代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在文学方面,产生的影响更为广泛和深远。唐诗作为唐代最为夺目的文学明珠,也深受道教浸润。刘商,字子夏,登进士第,中唐时期诗人兼画家。从刘商现存诗歌中,我们不难发现,他的一生经历颇多,去过边塞地区、做过地方县令、出任过京官,也在军营中谋过差事,热衷于修仙慕道,最后归隐山林。武元衡在为刘商诗集作序中说“晚岁摆落尘滓,割弃亲爱,梦寐灵仙之境,逍遥玄牝之门。”[1]《唐才子传?卷四?刘商》载:好神仙,炼筋骨,后隐义兴胡父渚,结侣幽人,世传冲虚而去,可谓江海冥灭,山林长往者也。《太平广记?续仙传》载:刘商,彭城人也,家于长安。少好学强记,精思攻文,有胡笳十八拍,盛行于世,儿童妇女,咸悉诵之。进士擢第,历台省为郎。性耽道术,逢道士即师资之,炼丹服气,靡不勤切。每叹光阴甚促,筋骸渐衰,朝驰暮止,但自劳苦,浮荣世官,何益于己。古贤皆隳官以求道,多得度世。幸毕婚嫁,不为俗累,岂劣于许远游哉。由是以病免官,道服东游。……而莫知所止,已为地仙矣。《太平广记?续仙传》载:刘商者,中山靖王之后。举孝廉,历官合淝令。而笃好无为清简之道,方术服炼之门,五金八石,所难致者,必力而求之。人有方疏,未合炼施效者,必资其药石,给其炉鼎,助使成之,未尝有所觊觎也。……天色晴霁,香风瑞云,弥布山谷,樵者见空中骑乘,飞举南去。虽然这些资料带有荒诞的色彩,但刘商向往修道隐逸、深受道教影响是不争的。经考证,刘商大致生活在开元末至元和期间,主要活动在大历时期。他经历了“安史之乱”、朝廷党争,看到或亲历了政治斗争的恐怖、宦海风波的凶险,摆脱不了流离转徙的生活境遇、羁愁旅恨生死离别的孤独伤感。作为血肉之躯的诗人,往往比普通人更心灵活跃、敏感多情,也更渴望过和平安宁的生活。但这对于仕宦之人几乎是不可能得到的,于是便产生了对入仕前自由生活的怀念,继而萌发了隐逸山林的念头。大历时期的众多诗人都有隐逸思想,但在行动上又存在着恋官的矛盾,体现了中国士大夫典型的双重人格,就像诗僧灵澈在《东林寺酬韦丹刺史》中讲的:“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刘商和这些人不同,他辞官挂印归离开官场,隐山林、潜心慕道。在现存近百首刘商诗作中,很多作品都是反映他归隐后的生活。刘商的道教情愫,在其诗歌中主要体现为:一、刘商诗歌的玄妙想象道教是一个充满了神奇想象的宗教,刘商的很多诗歌都受到了这一影响。其诗《画石》:“苍藓千年粉绘传,坚贞一片色犹全。那知忽遇非常用,不把分铢补上天。”这首诗借画中的石头,抒发了自己不能施展远大抱负的愤慨。头两句描写画中坚贞的石头,后两句诗人笔意陡转、想象奇特,用道教中“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体现出了自己的本意和该诗的主题。体现刘商诗歌玄妙想象的,还有他钟情自然山水和对自然恬淡生活向往的诗作。如《题水洞两首》:其一桃花流出武陵洞,梦想仙家云树春。今看水入洞中去,却是桃花源里人。其二长看岩穴泉流出,忽听悬泉入洞声。莫摘山花抛水上,花浮出洞世人惊。第一首很明显的运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典故,看到“武陵洞”中有桃花随水流出,诗人马上想到洞内的“仙家”和云雾缭绕的仙境;当看到水往洞内流去,诗人又出人意料的把自己写成了“桃花源里人”。第二首仍借《桃花源记》的典故,开展想象,劝人不要摘花抛洒在水面上,以免山花随水流出,惊动了“世人”而打扰了“桃花源里人”清净的修仙生活。还有《题潘师房》:“渡水傍山寻石壁,白云飞处洞门开。仙人来往行无迹,石径春风长绿苔。”诗人追仙慕道,寻求踪迹,却发现在春风的吹拂下,石径上已经长满了苔藓,根本没有人走过的痕迹,这是为什么呢?诗人展开想象,笔锋一转,原来潘师已经成为仙人了,当然不会留下行迹。二、刘商用辞的华丽奇诡葛兆光认为道教经典语言“古奥”“华丽”。刘商诗作用辞也深受道教语言的影响,形成了奇诡华丽的特点。如《泛舒城南溪赋得沙鹤歌奉饯张侍御赴河南元博士赴扬州拜觐仆射》:终日闾阎逐群鸡,喜逢野鹤临清溪。绿苔春水水中影,夜月平沙沙上栖。惊谓

文档评论(0)

kak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4126005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