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识点( 人教版) - 20130103.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1、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科学探究的几种方法: 1)观察:可以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等,也可以测量。观察五要: ①要有目的;②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③要有耐心、有计划;④要积极思考;⑤要交流讨论。 2)调查:注意事项:①要明确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调查方案;②范围大时,要做抽样调查;③如实记录,不凭个人好恶取舍,不破坏生物及环境,注意安全;④对结果要整理和分析;⑤统计。 3)收集和分析资料:可以去图书馆、拜访有关人士、上网等。 3、科学探究的环节:提出问题 → 作出假设 → 制定计划 → 实施计划 → 得出结论 → 表达交流 4、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物质(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注意:并不是所有的生物都需要呼吸,如厌氧菌)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等。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等。)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这种反应叫应激性。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叶片会合拢。回答这类题目,一要找外界刺激,二要找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注:这是判断物体是生物的基本方法,简单的说就是看物体是否有生命。 5、生物的归类方法: 1)按形态结构特点: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 2)按生活环境: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 3)按用途: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圈就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环境。其中岩石圈是一切陆生生物(包括人类)的“立足点”,生物种类最多。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生物与环境的关系:a、环境影响生物(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两大类):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生物与生物之间主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属竞争关系。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是合作关系,蛔虫寄生在人体的消化道中。 b、生物能适应环境。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都是对干旱的适应。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冬天有的树木落叶,有的树木不落叶都是对寒冷的适应。旗形树是对风的适应等。 c、生物能影响环境。如: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4、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设计对照实验。只保持一个条件改变,其他的条件都保持相同,改变的那个条件就是这个实验的变量,这一组实验叫实验组,在正常环境下的那一组实验叫对照组。 5、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提出问题:水分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 作出假设:水分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设计实验:1、在纸盒内以横轴中线为界,一边放上潮湿的土壤,另一边放上干燥的土壤。把它放在阴暗的环境中。2、分别在两侧土壤中放入10鼠妇。每分钟统计一次鼠妇的数量。 得出结论:水分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注意:不能用1只鼠妇,因为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用10只,可以减小实验误差,使结果更准确。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多测几次取平均值,目的是减小实验误差。结束后,把鼠妇放回大自然。 6、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如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个池塘等。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 气、水、温度等。注:在理论上讲,一个生态系统可以没有消费者。蚯蚓蜣螂也可以充当分解者。 生产者:植物。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在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对其他生物的数量起决定作用。能量最终来自于阳光,有机物来自生产者(植物)。注:白化苗不能充当生产者。 消费者:动物。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分解者: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把其中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 7、食物链和食物网: ? ? 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写食物链时注意:只能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级消费者结束。没有分解者。箭头指向捕食者。 格式:植物→ 食草动物→ 食肉动物。数量最多的是生产者(植物)

文档评论(0)

ymeioxian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