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考试时间:90分钟 卷面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根据“家”字的构成,最早使用这一词表示居住处所的是 ( )
A.皇帝 B.贵族 C.平民 D.奴隶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依据所学可知,皇帝居所称“宫”;贵族的称“府”;“家”字本义为穴下有猪,即猪舍,最初肯定适合平民;奴隶没有私有财产,不适用此义。所以应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等级制度
2.《新唐书?礼三本》说:“夫君者,民众父母也”;《周易.家天下》说:“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马克思说:“就像皇帝通常被尊为全国的君父一样,皇帝的各个官吏也都在他所管辖的地区内被看作是这种父权的代表。”这几则材料实质上揭示了 ( )
A.古代社会家国同构的社会特征 B.君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
C.家长制作风体现了封建特权思想 D.宗法关系渗透到社会生活诸多方面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由题干中“皇帝通常被尊为全国的君父一样”等信息可知,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和家庭具有共同性,这体现了家国同构的特征,故A项正确;君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是表象,不是实质,故B项错误;材料的主旨不是在探讨家长制作风,故C项错误;材料主旨也不是揭示宗法关系的广泛影响,故D项与题意不符,排除。[来源:学科网]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家国同构社会特征
3.《论语·八佾》记录孔子的话:“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荀子》说:“由士以上则必以礼节之。”对以上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
①“周监于二代”中的“二代”是指夏商两代 ②“吾从周”指孔子尊崇周礼
③夏商政治文化已成熟 ④《荀子》指出了礼乐制在维护分封制、宗法制方面的重大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礼乐制?
4.《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朕为始皇帝,后世以世计,二世三世,至千万世,传之无穷。”材料表明 ( )
A.秦始皇统一后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B.郡县制为秦始皇传位服务
C.“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D.封建帝王以天下为一人的私产最终确立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由材料可知,反映了皇帝制度和世袭制度,所以C正确;AB没体现;D家天下在夏启时期就确立了。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皇帝制度确立
5.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此大臣的主张 ( )
A.反对郡县制 B.主张郡县制
C.反对中央集权 D.主张中央集权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题干中的那位大臣认为商(殷)周统治时间长,是因为分封了子弟功臣的缘故。因此他实际是向皇帝进言,实行分封制,反对郡县制的。他也是朝中大臣,所以他是不可能反对中央集权的。所以A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朝郡县制
6.秦朝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管理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统治机构的最高统治权掌握在皇帝个人手中,最终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这套金字塔般统治机构的建立,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关于郡县制度的评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郡县制是分封制的继承和发展 ②废分封,置郡县是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③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 ④废分封,置郡县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①②本身表述错误,郡县制不是对分封制的继承和发展,而是否定;废分封,置郡县不是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其主要原因是暴政;③④的表述符合历史,所以③④正确。所以B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专题训练(二)圆的切线的性质与判定分类专训.ppt
- 专题:电学三.doc
- 专题训练(一)解直角三角形中的数学思想.ppt
- 专题:电学二.doc
- 世界历史专题复习:专题三+蒸汽时代下的世界.doc
- 世界历史专题复习:专题二+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doc
- 世界现代史综合测试卷.docx
- 世界近代史综合测试卷.docx
- 中华书局版九年级上册最新原创精品:期末测试A卷(含答案).doc
- 东莞市道滘中学吴信华讲题课件.ppt
- 2025年及未来5年广告浴巾项目市场数据调查、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线速/转速/频率表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及未来5年糖用活性炭项目市场数据调查、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及未来5年剪刀辊子项目市场数据调查、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及未来5年隔爆型真空馈电开关项目市场数据调查、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及未来5年中国单联二极插座市场分析及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及未来5年柴油发电机组监控屏项目市场数据调查、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及未来5年中国搂草机市场分析及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及未来5年高效填料塔项目市场数据调查、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及未来5年精制金不换笔项目市场数据调查、监测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