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课件:第5课伤仲永(共60张PPT).ppt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课件:第5课伤仲永(共60张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不使学。 4、最后一段议论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受之天” ——指人的天资 “受之人”——指人的后天学习和教育    作者认为“仲永之通悟”是“受之天”,他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天资好的人,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尚且变成普通的人,那些天资平常的人,如不接受教育,连普通人都赶不上了。 这段话论说事理,步步推进,辨明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指出方仲永才能衰退是由于“受于人者不至”,强调了后天接受教育、努力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 怎样认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 作者认为,二者之间,后者更为重要,即后天教育对一个人是否成才是至关重要的,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 这句话在文中起了过渡的作用。“之”指上文所述的仲水幼年作诗的情况,“余闻之”,承接上文;“也久”说明作者很关注这件神奇的事,暗示要探究这件事,弄个明白,自然引出下文与仲永的相见。这种见闻录的方式给人以真切真实之感。 人的智力发展存在着某些差异,但这不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后天的教育和学习。青少年应正确认识自己:天资好的,加上勤奋学习,可能成为栋梁之材;反之,即使天资再好,如不学习,同样会碌碌无为。另一方面,即使天资差的人,如勤奋学习,也可以成为有用之才。 5.我们可以从仲永身上吸取哪些教训? 6、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 结合实例谈谈你的看法。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了。 ——鲁迅 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爱迪生 我是个拙笨的学艺者,没有充分的天才,全凭苦学。 ——梅兰芳 人们把我的成功,归因于我的天才;其实我的天才只是刻苦罢了。 ——爱因斯坦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EXIT    《伤仲永》究竟为谁而“伤”?说说你的理解。 仲永:天资过人,却“泯然众人”,丧失成长的自主权 仲永之父: 为名利所困,不使学 邑 人: 吹捧、趋之若鹜的不良心态。 题目中的“伤”字有何含义? 1.为一个天资聪明的儿童最终沦为“众人”而感到惋惜。 2.感慨仲永虽有天赋,却没有遇到有利于他成长的环境。 3.感慨社会上许多资质平常的人也同样不去努力学习提高,以致连成为“众人”都不可得。 3、写仲永最终沦为平庸,又是以“闻”的形式。 见闻结合,使叙事显得真实可信。 2、写仲永十二三岁才思“不能称前时之闻”,是以“见”的形式。 仲永成长三个阶段的叙述,有见有闻,有详有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写仲永少时天资聪明,是以“闻”的形式。 1、课文详写第一阶段。铺陈仲永才能初露的情形,暗示其前途无量,而其父贪利导致他才能衰退。 2、后两个阶段略写,几笔点出其沦为平庸的原因,引人深思。 这样详略处理,有力地突出了“伤”这一 主题。 这三个阶段的叙述,有见有闻,有详有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揣摩语言 1、“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交代了关于方仲永的哪些情况?联系下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这么写? “金溪民方仲永”交代了他的籍贯、身世、姓名、家世。“世隶耕”为下文作铺垫,既衬托出他的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 表现了其父贪求钱财、鼠目寸光的性格特点。 概括了其父求财的可鄙行为。 暗示了仲永“泯然众人”的必然结果。 2、分析“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邑人,不使学”一句。 本句用极其凝炼的笔墨,揭示了仲永才能衰竭,天资尽丧的原因。 “利”: “环谒”: “不使学”: 才能有赖于后天的学习和培养,即使是天赋很高的人,如果不加以教育和培养,也会变成平庸无能的人。 人的智力发展存在着某些差异,但这不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后天的教育和学习。青少年应正确认识自己:天资好的,加上勤奋学习,可能成为栋梁之材;反之,即使天资再好,如不学习,同样会碌碌无为。另一方面,即使天资差的人,如勤奋学习,也可以成为有用之才。 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从幼年时的天资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最终“泯然众人”,变得平庸无奇的实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 * * *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eizhuidaomeng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