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别》公开课素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寺庙里有一尊用花岗岩做成的佛像,每天都有很多人来拜它,但是人们在拜它的时候都要踩着一段台阶,而这段台阶也是用花岗岩做成的。有一天这段台阶对佛像说:“我和你都是用花岗岩做成的,为什么人们却要踩着我来拜你?太不公平了!”佛像说了一句话很经典的话:“你只是用有限的几刀做成的,而我是经过数千刀数万刀才形成的。” 你们认为:造成这两块花岗石差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三两刀、千刀万剐 是否经过锤炼、磨练、苦难 这两块花岗石的差别不难看出 其实我们人与人直接也是有着很大的差别,可惜我们却往往看不到 故事梗概: 1、微型小说是通过写生活的一个片段或一个侧面来表现社会的一个大主题,那么作者写他们的差别表现了什么主题? 2、小说是通过什么手法来揭示这一主题的?1、探讨小说主题 2、把握小说的写作手法及情节特征 1、复述小说情节。 2、阿诺德和布鲁诺表面上有何差别? 3.为什么办同样的事情会有这样的差别?两人的真正差别是什么? 4、这篇小说在情节安排上有什么特点?布鲁诺 阿诺德 集市阿诺德和布鲁诺同样受雇于一家店铺,拿同样的薪水,阿诺德“青云直上”,而布鲁诺则“原地踏步”,布鲁诺不满老板的不公平待遇,跑到老板那里发牢骚,老板听后让两人分头去了解集市情况。结果是布鲁诺跑了三次得到的信息,阿诺德一次就得到了,还带来了许多有利的相关信息。 开始:两人同样的薪水 很快:两人不同的薪水 买 土 豆 布鲁诺:三趟才搞明白信息 阿诺德: 一趟掌握土豆和西红柿的信息 差别一 差别二二者的差别不是外貌,也不是勤劳程度,而是思维态度、方式和观察能力。最主要的差别是思维态度和方式。两个人都很勤快,但是仅仅做到“勤”还是不够的,这是因为每个人的思维态度和方式不同,而这又决定着人的发展。 这篇小说在情节安排上有什么特点? 小说最后并没有直接告诉读者两人的差别是什么,而是用老板的一句问话结束,给读者留下了自己去想像和体会的空间。 留 白 1、看完整篇小说,你觉得布鲁诺、阿诺德以及他们的老板分别是一个怎么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你常扮演的是里面的那一个角色?布鲁诺:墨守成规,做事情缺乏主见,没有远见卓识,不能预见事态的发展而作出更好的理决定。 阿诺德:有思想,有主见,对上级的话不是言听计从,而是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理解创造性地执行,做事周到缜密,具有远见卓识。 老板:尊重他人,注重人的发展 1、在这充满竞争的社会里,被动者终将会被淘汰,只有主动向上的人,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2、对比叙述作品通过叙说阿诺德和布鲁诺两个人在购物、捕捉与汇总信息能力、意识等方面的差别,匠心独运地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在现实生活中不要老是抱怨什么,应当多找找自己与别人的差别。只有认识到与别人的差别,才能真正地认识自己、提高自己。 我想说: 1、当我学习成绩比别人差时,我 会------ 2、当我家庭环境比别人差时,我会------- 1、小说所表达的主题有一定的社会普遍性,我们也是社会中的一员,那么生活中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你觉得自己更接近谁?读完本文后,你得到什么启示? 2、总结微型小说的特点。 总结: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能力要求也相应的提高,所以只被动地完成别人布置的任务(或作业)是不够的,只有主动动脑筋,想问题,把问题追寻到底,并学会举一反三,才会进步。虽然我们现在都在一起读书,但未来的命运也会有所不同,这也取决于你怎么想和怎么做。如果你现在学习上主动,多动脑筋想问题,那么你的成绩就会提高;如果你将来在工作上主动,多动脑筋把工作做得最好,那么你就会很出色,你就会获得成功。 微型小说的特点 短小精悍,寓意深远 截取片断,以小见大 布局谋篇,独具匠心 人物速写,传神写照 本课寄语:在这充满竞争的社会,被动终会被淘汰,只有主动向上的人才能不断地进步与发展!愿我们都能做一个主动向上的人! 书法家书法比赛会上,人们围住前来观看的高局长,请他留字。“写什么呢?”高局长笑眯眯的提起笔,歪着头问。“写什么都行。写局长最得心应手的好字。”“那我就献丑了。”高局长沉吟片刻,轻抖手腕落下笔去。立刻,两个劲秀的大字从笔端跳到宣纸上:“___________。 ”人群里发出啧啧的惊叹声。有人大声嚷道:“请再写几个!”高局长循声望去,面露难色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意 不写了吧——能写好的就数这两个字…… 加强巩固: 在柏林一列火车缓缓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奋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不时重复起来,两个小姑娘看到这种奇特的举动,指手划

文档评论(0)

a552223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