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素材“聚人气”,才能走进作文的“春天里”2015年6月,笔者有幸参加了湖北的高考阅卷工作,作为一线教师亲临高考阅卷现场。 阅卷结束,最大的感受就是,素材的运用还是学生写作最大的“硬伤”。阅卷中,我发现不少学生的作文要么脱离真实生活,出现“假大空”的倾向,缺少“地气”和“人气”;要么缺少素材积淀,只是简单地陈述古人事迹,缺少对人物个性化的体验与思考。这样的文章,我们只能给到切入分46分左右,很难将其归入 一类文中。那么,我们要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其实,对于高考作文,我们只要讲述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写出自己的真实情感,并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让作文变得“接地气”“有人气”,就不失为一篇优秀的高考作文了。具体来说,应做到以下几点:一、关注生活小事,方能“聚人气”。真正“聚人气”的作文应该立足于生活,与老百姓的生活紧密相连,这样才能够触动读者心灵。简单地说,作文就是生活的某一时刻打动了你的内心,牵动了你的情思的文字。文字只有自然而然地从心灵中流淌出来,用真挚的情感表达出来,读来才能“聚人气”“接地气”。相反,不关注身边事的作文,就容易出现立意偏狭、思路老套、事例陈旧、语言干瘪、缺乏新颖表达等状况。我小心翼翼地退了下来,立在远处,望着墙头上那随风摇曳的淡紫。纵然她不如牡丹美艳,不似梅花高洁,不比海棠香气馥郁,可她自己却有一番独特的魅力,有其他花朵所不能及的昂然的生命力,在满庭芳中独放光彩。花藤,小小的,柔弱的,在摇曳的春风中,不争不抢,默默却顽强而快乐地努力绽放。她只是心心念念着,来世一遭,做回最好的自己。纵使被隐于丛中,却终有其极致的光彩,压过万千群芳。那一抹小小的、在风中摇曳的花藤啊!――2015年湖北高考考场佳作《花藤》表现“平凡与伟大”可供选择的材料有很多,除了那些“高大上”的人物素材,我们还可以从身边发生的事情中取材。文章贴近生活,更能打动人心。《花藤》一文的成功秘诀就在于此。二、讲述热点时事,才能“接地气”。所谓作文“接地气”,就是要接地中之气,切合“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优良传统。因此选择的材料要打破旧的思维定式,尽量选择新近发生的事,而不是“故纸堆里寻旧货”,尽做一些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无效操练。我们写进文章的事件或资料要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时代感和新颖度,要选用身边那些活生生的材料,以真实、独特体现出创新。不仅如此,中国上有“嫦娥”探月,下有“蛟龙”入海,还有令人自豪的“辽宁舰”,超级计算机“天河二号”,这些都是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和不懈努力的结晶。这些闪耀的科研成果的诞生,都少不了汗水的凝聚。――2015年湖北高考考场佳作《积小流以成喷泉》表现“厚积薄发”的材料有很多,选择“嫦娥”探月、“蛟龙”入海等例子就是切合社会热点,传递社会正能量和“接地气”的好素材。想必这样的素材绝对完胜“故纸堆”里的那些“老人们”!泉水默默积蓄力量,最终才有了那不停喷涌的骄傲和荣光。烈烈骄阳下,是他酸疼躬曲的脊梁;闷热枯燥的杂交实验室里,是他紧锁的眉头和沉思的目光。袁隆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试验田与实验室之间穿梭,默默坚韧地在失败与汗水之中搏击。终于,在某个阳光明媚的清晨,杂交水稻绽放了它饱满的微笑。中国沸腾了!世界沸腾了!正是袁隆平教授的默默坚持与不断积蓄力量,才迎来了中国的荣光!――2015年湖北高考考场佳作《积蓄力量 完美喷涌》作者紧扣“积蓄”的主题,通过对热点人物袁隆平发明杂交水稻的细节作深入的解读,有力论证了“坚持与积蓄”的力量。引用热点人物,让文章更“接地气”。三、圈出独特往事,才能“引共鸣”。写文章最忌“千人一面,万人一腔”,陷入“套板反应”的误区。我们叙事要讲述独一无二的事,便要尽量避免选用大家都熟知的材料,否则会引起人的审美疲劳。我们可以圈出独特往事,以第二人称展开。用第二人称叙述,真实自然,能营造一种可信的情境。这种真实的情境,很容易激发写作者的倾诉欲。运用时,首先要注意对象必须明确。不要有时以“你”来代称文章中的主人公,有时以“你”来代指读者。其次,使用应节制。这种叙事方式比较特殊,常与其他人称综合交错使用,一般由叙事转为抒情,在文章的局部使用更自如。最后要注意文体要得当。你轻轻踮起脚尖,缓缓抬起手臂轻旋180度,跳跃,落下,抬腿,昂起头,舒展开身体,那份自信更归于你。你忘我地舞动着,没有灯光的照耀,只有月光的倾泻。晚风吹起你的衣角,撩拨你的发丝,你尽情旋转。浅浅,有没有人告诉你,你有你的美丽?你不知道,有多少人回头仰视着你。没有多少华丽,没有什么伟大,你只是一个平凡的女孩,却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只要努力,你终会尽情绽放自己的美丽,渺小也可绽放精彩!――2015年湖北高考考场佳作《渺小也可绽放美丽》文段以第二人称的手法叙述了一个平凡女子如何在舞台绽放自己的故事。文章注重细节描写,借助心理变化推动情节发展,以细腻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