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与德育关系的再认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与德育关系的再认识[摘要]通过参加培训,对《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背景下的“语文与德育关系”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语文与德育的大方向是一种心灵的契合,德育在语文课程里恰如盐在菜肴里,语文与德育追求美好品行和全面的认知是课堂生态内涵的共同诉求,德育不是语文课程的万能膏药。[关键词]语文德育认识[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015)040025培训是送给教师最好的一份福利。2014年暑假,笔者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培训需求实际,自主选报并参加了“北师大语文教师培训者再培训”和“诸暨市高中语文教师德育大讲堂培训者再培训”两个项目。在为期15天北上南下“马不停蹄”的培训日子里,聆听了北师大专家“关于语文与德育的异化与回归”等报告,观摩了来自本土一线名优教师“我眼中的语文德育”实践案例剖析展示课。虽然感觉培训期间身心有些承受不了意志的负荷,但培训的这份福利的确“价值不菲,物有所值”,让笔者对《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背景下的“语文与德育关系”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认识一:语文与德育的大方向是一种心灵的契合教育应当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是关乎教育方向和根本的大问题。在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凭谁说,心已知道了灵犀的方向?心若知道了灵犀的方向,那么,可以说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现代公民的这个大方向就对头了。一旦语文与德育两者方向一致、目标一致,毫无疑问,学生生命成长出彩的机会才会自然碰头。《南辕北辙》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行动与目的相反,结果离目标越来越远。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不单单是教师个性化的教育行为问题,其实质是国家战略的体制行为,承担为体制服务的重任。培养什么样的人,语文与德育都涉及为体制服务的重任,这个大方向必须十分明确。韩愈《师说》有“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历史上凡偏离教育本真的方向和背离教育本真的目标的体制行为必然走向灭亡的结局。因此,语文与德育两者不仅大方向要对头,而且不能有顾此失彼偏离一致性目标的教育行为。认识二:德育在语文课程里恰如盐在菜肴里其实德育在语文课程里犹如镶嵌在太极图中的两条中华豚,我心中有你,你眼中有我。说得直白点,德育在语文课程里,恰如盐在菜肴里。一方面,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一起承担着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重任,共同作用于每一个生命个体。从这个视角来看,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应是密不可分,形影不离的。杜甫在《登高》中写道:“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说明了“一切景语皆情语”的道理。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全词中,用明净、凝练、优美的语言抒发和诠释着生命落空的悲哀与沛然莫御的愁思。另一方面,从语文课程特点的视角来看,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融合性发挥着独特而有效的作用,德育在语文课程里非主流。都德《最后一课》告诉我们:“法语是世界上最美丽、最清晰、最严谨的语言”,“当一个民族沦为奴隶时,只要它好好地保存着自己的语言,就好像掌握了打开监狱的钥匙”。鲁迅的《祝福》,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以及最后在鲁镇一年一度的“祝福”鞭炮声中惨死在街头的描写,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荀子《劝学》中,“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告诉人们学习在改变人的素质,学习必须善于“善假于物”。 德育目标只是课程三维目标中的其中一分子。认识三:语文与德育追求美好品行和全面的认知是课堂生态内涵的共同诉求从“德”的古义和今义,看语文与德育课堂生态内涵的共同诉求。《说文解字》对“德”的解释是“升也”。《新华字典》对“德”的解释是“好的品行;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这就告诉我们,“美好品行”是语文与德育共同的价值追求。好的品行首先是追求“众生平等”。比如马丁?路德的《我有一个梦想》,这是1963年8月28日他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发表的著名演讲,主要内容说的是关于黑人民族平等。其中“然而100年后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黑人还没有得到自由这一悲惨的事实。100年后的今天,在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黑人的生活备受压榨。100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100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萎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