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外固定器固定 1特点 ⑴介入侵入与非侵入之间,兼收内外固定之长 ⑵固定可靠 ⑶操作简单,易于推广应用 ⑷感染低,使用安全 (四)外固定器固定 2类型 ⑴单侧外固定器 ⑵双侧外固定器 ⑶四边形外固定器 ⑷三角形外固定器 ⑸半环形外固定器 ⑹环形外固定器 3外固定器的适应症 新鲜不稳定性骨折 。 开放与感染骨折。 软组织损伤、肿胀严重的骨折。 长管骨骨折畸形愈合、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经手术治疗后亦可使用外固定器固定。 关节融合术、畸形矫正术后均可用外固定器加压固定。 下肢短缩需要延长者。 伴有多发性的开放性骨折或多发骨折应用外固定器固定,可方便搬动患者,减轻疼痛。有利于休克和严重并发症的救。 骨折合并脑损伤或其他原因造成意识障碍者。 (四)外固定器固定 4操作基本要求 ⑴应避开重要神经血管 ⑵严格执行无菌要求 ⑶及时调节,确保骨折固定效能可靠 二、内固定 内固定的方法有: 1、螺丝钉固定。 2、螺栓固定。 3、加压钢板固定。 4、髓内针固定。 5、其它特殊部位骨折的固定。 二、切开复位内固定 用对人体组织无不良反应的金属内固定物(如接骨板、螺丝钉、髓内钉、不锈钢丝与三翼针等),或用自体或异体植骨片,将骨折段固定,从而达到解剖复位和相对固定的要求。 切开复位与内固定的适应证: ①手法复位与外固定未能达到功能复位的标准而严重影响功能者。 ②骨折端有肌肉、肌腱、骨膜或神经等软组织嵌入,手法复位失败者,如股骨骨折骨折端有肌肉嵌入。 ③关节内骨折手法复位不好,估计日后影响关节功能者,如胫骨平台凹陷性骨折等。 ④骨折并发主要的血管损伤,在处理血管时,宜同时作切开复位与内固定术。 ⑤多处骨折为了便于护理及治疗,防止发生并发症,可选择适当的部位施行切开复位与内固定术。 ⑥骨折断端剪式伤力大,血液供应差,骨断端需要严格固定才能愈合者,如股骨颈囊内骨折。 ⑦骨折不愈合或发生畸形愈合,功能恢复不良者。 第四节 练 功 一、分类: 二、练功的作用: 活血化瘀、消肿定痛 ;濡养患肢关节筋络 ;促进骨折迅速愈合 ;防治筋肉萎缩;避免关节粘连和骨质疏松;扶正祛邪 1、徒手练功法。 2、器械练功法。 1、局部锻炼。 2、全身锻炼。 三、练功 的方法: 固定后即开始锻炼,并且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中。 早期(伤后1~2周):使患肢肌肉舒缩活动,但骨折部上下关节则不活动或轻微活动。加强气血循环,消瘀退肿。 中期(伤后3~6周):逐步活动骨折部上下关节,继续进行患肢肌肉缩活动。加强去瘀生新、和营续骨能力。 后期(伤后7周以上):常取坐位、立位,加强伤肢各关节的活动。 尽快恢复患肢关节功能和肌力。 本章完 ①石膏托固定 前臂石膏托从尺骨鹰嘴至掌骨(背侧),从肘关节屈曲90°的皮肤横纹的远端至手掌部近侧皮肤横(掌侧)。上臂石膏托从上臂上部至掌骨头(背侧)。 ①石膏托固定 小腿石膏托上平胫骨结节下至跖骨头,足趾需要支持则石膏托固定到足尖,长腿石膏托从臀后横纹至足跖骨头 ②石膏夹板固定 将前、后侧或内、外侧的石膏托联合应用,外用棉绷带缠绑即是石膏夹板固定。尤其适用于肢体肿胀重者,四肢各种类型的骨折均可采用,良好的塑形的石膏夹板完全可以代替石膏管形固定。 ②石膏夹板固定 ②石膏夹板固定 ③U型石膏固定 ④石膏管型固定 应用范围小,仅适合于某些粉碎性不易愈合的骨折,或是行关节固定术后。或是骨折不愈合、植骨术后的固定 5.石膏固定注意事项 ⑴洁净皮肤 ⑵禁用环形包扎(伤口敷料) ⑶关节体位的正确 ⑷石膏上标明日期 ⑸石膏固定完成后,要维持其体位到完全干固,以防折裂 ⑹在石膏未干前搬动病人,勿然石膏折断或变形 ⑺抬高患肢,上肢必须悬吊至足够高度,下肢用枕头垫高。 ⑻防止皮肤受压,肢端外露,注意血运 ⑼注意冷暖 ⑽保持石膏清洁 ⑾指导功能锻炼,定期X线检查 ⑿预防石膏并发症 A、血循障碍,远端肿胀 B、压迫性溃疡 C、神经、肌肉麻痹等 (三)牵引固定 皮肤牵引 骨牵引 布托牵引 1.皮肢牵引系利用粘膏粘于皮肤,其牵引力量直接加于皮肤,间接牵拉肌肉和骨骼。 皮肤牵引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适应证 1、儿童股骨骨折。 2、老人股骨转子间骨折 3、肱骨髁上骨折肿胀严重者 需要持续牵引但又不需要强力牵引的情况 禁忌证 皮肤对胶布过敏 皮肤有损伤或炎症 肢体有血液循环障碍 需要强力牵引 皮牵引的方法: ①剃除肢体的毛,涂上安息香酸酊,可增加粘性,减少胶布对皮肤的刺激,然后剪下所需长、阔度的粘胶条,贴在中央带孔的正方形木制扩张板中央,两端可各撕开 10-30cm,用少许棉花垫好骨突处,将胶布贴在患肢上,再以绷带包扎。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