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寻找活力教育的新向度
余志君
珠海市香洲区实验学校校长。全国优秀教师,特级教师,教育部跨世纪园丁工程国家级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名校长培养对象,珠海市校长工作室主持人。曾发表多项课题成果,编著有《吃遍天下》《未来3000年》等少儿读物。
2016年1月6日,《中国教师报》刊登《一个班牌两样使命》一文,介绍了珠海香洲区实验学校小学生大规模走班的经验。随后,一批又一批省市内外的慕名前往参访交流,并对学校“活力教育”焕发出的巨大活力大为感叹。
“活力教育不是新词汇,很多学校都在做。我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围绕办学理念找到了新的发展向度,因此取得了一些成效。”学校当家人余志君校长如此介绍说。
寻找生长点――知行日新,活力实验
2013年,余志君从香洲区教科培中心调任香洲区实验学校校长。当时,全区的学校特色建设正逢热潮,“一校一品”方兴未艾。这引起了她的思考:学校发展究竟该走向何方?在她看来,学校教育的出发点与终极追求,是为了“使人活得智慧、道德和幸福”,惟其如此,方有可能洞开一片理解“学校特色发展”的天空。
当时香洲区实验学校有学生3548人,被同行戏称为 “航空母舰”。然而,她又是一所“年轻”的学校,170名教师中35岁以下的有110人,30岁以下的有近80人。一支如此年轻的队伍,理应充满活力。然而,教师们却表现出严重的倦怠,无休止的学生管理服务,枯燥重复的评估,低成就感、不被认可和赞赏等等,让老师们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虑,显示出一种沉沉的暮气。作为校长,余志君觉得有责任让这支队伍焕发出活力。
于是,她在校训中选择了“知行”两字,作为学校文化的“生长点”,以此生发新的学校精神与内涵,开始了“知行日新,活力实验”的办学实践。“日新”语自《礼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活力”表达了学校的发展理念和诉求。“知行日新,活力实验”,意即通过知行合一、知行并进的教育实践,实现师生和学校的每天进步,建设充满生命活力的乐园。
数十年前,陈鹤琴先生就提出了“活教育”的教育主张。余志君校长认为,这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因此而提出了“活力教育”的办学主张。顾名思义,“活力”就是“旺盛的生命力”。
“活力教育的核心是‘爱’,而健康力、学习力、思考力、创造力是其四大要素。”在正式提出了“活力教育”的办学方向后,余志君校长带着师生们逐渐完成了对它的意义构建,并提出了相应的多个“行动计划”。
空间改造――与学习深度互动
余志君校长初到实验学校时,发现学校园林很美,鱼池假山苍苔凝露,凉亭幽径花影迭香,然而很少见到师生到园林里流连玩耍。如何让学校环境与人的活动发生关联?她做了一些尝试,如锄去部分灌木,为一年级的孩子就近做了两个大大的沙池。如她所料,对这个“乐园”,孩子们无比喜爱,每天都要去那儿兴致勃勃、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地玩耍一通。
老师们自然不会干涉孩子们的喜好,因为沙、土是孩子们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物质上的最形象合适的延伸。他们尊重并悉心呵护孩子们的纯真,甚至以这种纯真为镜子,去照见自己作为一个成人的不足。这样,保卫沙池,就如保卫童年,让余志君和老师们体悟到“活力教育”最本真的核心――一切为着儿童的需要。
香洲实验学校的教室和功能室沿一条直线呈排骨式分布,方正、规矩、有序、雷同。如何让它们带上“活力教育”的表情?余志君首先想到的是改造一年级教室。根据一年级孩子的特性,通过布艺、彩绘营造梦幻般的室内环境,为儿童传递“善的意志”;通过设定班主任座位,为儿童提供正面的模仿对象;通过提供属于每个孩子的柜子,引导养成良好习惯;通过沙池、滑梯等创设游戏环境,满足儿童身体发育内在的需求。然后,开始改造其它空间,并且让空间里的一切设施抛弃简单的功能主义,而是使之与课程和学习深度互动。
去年夏天,余志君邀请设计师为学校低年部建起了热带雨林主题空间,那巨大的彩绘深受师生喜爱,前来参观的客人也无不啧啧赞叹。为了充分利用这一空间,学校信息技术组开发了热带雨林主题网站,并在雨林空间安放了多个触摸屏,供孩子们自由触摸学习。语文科组则在雨林中设置留言板、放置大邮筒、发布竞赛题等。有的老师还在这里开设雨林剧场,甚至做科学实验。渐渐地,热带雨林成为了一个虚实相融的学习空间,孩子们在情境中参与互动,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余志君校长对学校空间的有效管理,让学校的体育中心、艺术中心、教职工之家,成为了师生们的精神中心,成为了学校的标志性场所。
“空间即课程,触点即课程。”余志君校长说,“当我们思考‘这个空间的课程’‘这个教室的课程’‘这条廊道的课程’并付诸行动时,学校就在逐步迈向一种更具活力的文化自觉了!”
创想之城――成就每一个精彩
香洲实验学校活力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