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备战司考试的心路历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享我的司法考试心路历程 2016年司法考试的序幕悄然拉开,千千万万的考生怀揣着梦想,踏上了新一轮司法考试的征途。很多朋友却遇到了种种困惑。正如当年的我一样。但我告诉大家,不要迷惘,认准了就勇敢地去追求,就如同追求你心爱的姑娘!下面与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司法考试的心路历程,希望能对广大备考2016年司法考试的考友有所帮助。 一、我的司考历程 我出生在山东农村,父母都是淳朴善良的普通农民。十七岁那年,我进入西南某高校法学院读书。四年后,我带着优秀本科毕业生的荣耀,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但所从事的工作却与法律没有任何关系。 刚到单位的第一年,有位同事准备参加律师资格考试,我随即也向单位领导打了报告。领导说:“新同志,熟悉工作要紧,考试的事以后再说”。就这样,这事一放就是几年,其间再也没有动过法律专业的任何书籍。 2012年夏天,同在成都的大学同学邀约我:“一起参加一下试试吧”。我便买了一本法条汇编、一本模拟试题,准备参加考试。但由于工作原因,最终也没有报名。 2013年6月,又是司考报名的时间了。没有多想,跟单位领导报告以后便报了名。但直到考试那天,才发现上次买的书依然原封未动。我心想,虽然放了这么多年了,好歹自己也是法律专业毕业的,读书时成绩还不错,就考考试试吧。结果可想而知,300分都没拿到。当同学打电话告诉我结果的时候,那种感觉简直无法形容,是满意?是羞愧?或是其他?也许都不是,也许都是。 2014年再次参加考试,也就是这个时候,朋友们推荐我报名独角兽司考网校的全程班,虽说老师讲得非常精彩,但我却始终没有静下心来完完整整听完一门课。另外,阅读了宪法、刑法、民法通则和合同法总则的条文。原本打算不去考的,但毕竟报了独角兽,我还是硬着头皮去了。第1卷考下来,才知道司法考试的难度早已非同往日了。320多分分,离合格线还差一大截。 2014年的考试深深的刺激了我,一种被蔑视的羞愧,一种深深的自责。当年10月底,我去买了三大本和一些模拟试题,准备从头再来。重新报了独角兽课程,这次我认真听了独角兽的基础精讲班、系统强化班两个阶段的全部课程。经过老师的点播,知识脉络清晰了许多。这里也希望大家不妨试听一下他们的课件。由于我平时工作比较紧张,复习计划被无数次的打断。2015年5月初,教材第1卷第450页以后的部分,都还保持着它们原来的模样;直到7月中旬,才推进到第3卷的第100页。幸好,这个时候我工作上的事情少了些,这才把主要精力转到了准备考试上。从此,上班时间完成日常工作以后,就抓紧时间看书学习,甚至出差时也没不忘把独角兽教材带上,好在单位领导保持了一种默许的态度;晚上家里的灯至少都会亮到11点,但一般不会超过12点。 最终,我忐忑不安的进入了考场,因为我还没有完成自己的复习计划。第二天下午走出考场,我强打精神打电话给父母报告情况,因为对自己的考试发挥很不满意,甚至有些失落。 在焦急的等待了近两个月以后,终于知道了自己的成绩:406分,这结果完全出忽我的预期。 二、认识司考 对于号称“中国第一考”的司法考试,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关于司考的特点,个人认为可以归作:注重基础,贴近生活,内容广泛,难度趋大,有时偏“怪”。 注重基础。近几年,刑法的犯罪构成、合同法的要约承诺、诉讼法的地域管辖、证券上市以及公司会计管理制度等等,在试题中频繁出现,百考不厌,这些都是相应学科的基础性内容。从根本上来讲,尽管合格率基本都只有20%左右,但司考在性质上毕竟是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而不是精英选拔考试。法学基础知识是法律执业所必须的基本素养,这又怎么能够舍弃呢? 贴近生活。考查来自生活的案例越来越多,这是司考的特点。比如以往出现过的“毒奶粉案”、“蜜蜂伤人案”、“不正当竞争案”、“超市搜身案”等等都是真实案例,而且都是随时会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体现出了非常明显的生活气息。 内容广泛。首先是考试科目众多,涉及法理学、法制史、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民事诉讼法、商法、经济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和法律职业道德等共14个科目。其次是考查能力全面,包括理论法学、应用法学、现行法律规定、法律实务和法律职业道德。再次是考试内容分散,虽然各学科没有过分展开,特别是没有过分涉及理论性问题,但辅导教材已经厚达2000页,法条汇编也达1000页,每一页中每一行的内容都可能成为考点。 难度趋大。首先是试题理论化。如果说早期“法条翻版型”试题占主流的话,目前理论化、实务化的趋势非常明显,试题难度明显增加。比如2012年的卷四第七题论述题高达28分,更是一个可以做成博士论文的题目。其次是考查细微化。甚至法制史试题都采用案例形式

文档评论(0)

14441686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