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2原核微生物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3.1 古细菌的历史 古细菌这个概念是1977年由Carl Woese和George Fox提出的,原因是它们在16SrRNA的系统发生树上和其它原核生物的区别。这两组原核生物起初被定为古细菌(Archaebacteria)和真细菌(Eubacteria)两个界或亚界。Woese认为它们是两支根本不同的生物,于是重新命名其为古菌(Archaea)和细菌(Bacteria),这两支和真核生物(Eukarya)一起构成了生物的三域系统。   20世纪70年代末,沃斯(C.R.Wme)(1987)等人用他们独创的技术分析了200多种细菌和真核生物(包括其中的某些细胞器)的16S(或18S)核糖体核糖核酸(rRNA)的寡核苷酸谱,并在《细菌进化》一文中总结了rRNA序列分析资料,将生物分为3个原界(urkingdom) (真核生物、真细菌和古细菌) ,确定了生物进化的总系统树。认为生物的发展不是一个简单的由原核生物发展到更为复杂的真核生物过程,生物界明显地存在3个发展不同的基因系统。这3个类型都是由一个尚不明确的始祖生物(progenitor)大约在35亿年前各自发展而来的。 2.3.2 古细菌的特征、形态及生存环境 (1)独特转运RNA和核糖体RNA; (2)缺少肽聚糖细胞壁; (3)支链亚单位形成的乙醚结合脂类; (4)存在于罕见生存环境中。 特征: 形态: 单个古菌细胞直径在0.1到15μm之间 细胞团簇或者纤维,长度可达200μm 球形、杆形、螺旋形、叶状或方形 具有多种代谢类型 值得注意的是,盐杆菌可以利用光能制造ATP 生存环境: 很多古菌是生存在极端环境中的 一些生存在极高的温度(经常100℃以上)中,比如间歇泉或者海底黑烟囱中 有的生存在很冷的环境或者高盐、强酸或强碱性的水中 也有些古菌是嗜中性的,能够在沼泽、废水和土壤中被发现 很多产甲烷的古菌生存在动物的消化道中,如反刍动物、白蚁或者人类 古菌通常对其它生物无害,且未知有致病古菌。 2.3.3 古细菌、真细菌、真核生物的异同 (1)形态学上,古细菌有扁平直角几何形状的细胞,而在真细菌中从未见过,意味着两者在细胞建造上的根本区别。 (2)中间代谢上,古细菌有独特的辅酶。如产甲烷菌含有F420、F430等。 (3)有无内含子上,许多古细菌有内含子。 (4)膜结构和成分上,古细菌膜含二醚而不是酯,其中甘油以醚键连接长链碳氢化合物异戊二烯,而不是以酯键同脂肪酸相连。 (5)基因调节机制上,未发现过古细菌具有真细菌那样的基因调节机制。 (6)生境上,古细菌喜高温,而绝大多数真细菌不是好热型的。 (7)呼吸类型上,严格厌氧是古细菌的主要呼吸类型。 (8)代谢多样性上,古细菌单纯,不似真细菌那样多样性。 (9)在分子可塑性上,古细菌比真细菌有较多的变化。 (10)在进化速率上,古细菌比真细菌缓慢,保留了较原始的特性。 2.古细菌与真细菌的主要区别 2.3.4 古细菌的代表属种 1. 产甲烷菌 2. 极端嗜盐菌 3. 极端嗜热菌 无细胞壁的古细菌 是一群严格厌氧的微生物。它们通常生长在与氧气隔绝的水底、反刍动物的瘤胃和厌氧消化器中,能在利用H2还原CO2生成甲烷时获得能量生长。除利用简单的C1化合物(甲酸、甲醇、甲胺)和乙酸盐外,它们不分解代谢糖类和蛋白质以及C3以上的有机物。甲院产生菌的细菌中含有特殊的辅酶F420,在荧光显微镜下镜检时,甲烷产生菌有自发荧光,这是识别甲烷产生菌的一个重要方法。 这类微生物的代表是甲烷杆菌属,它的主要特点是:细胞呈弯曲至直的杆状或长丝状,宽0.5~1.0μm,不形成芽胞,产生菌毛,不运动;革兰氏染色反应不定,严格厌氧菌,嗜中温种最适生长温度37~45℃,嗜热种是55℃或更高;通过将CO2还原成CH4而获得能量生长,电子供体限于H2、甲酸和CO,氨为唯一氮源;硫化物可作为硫的来源。  1. 产甲烷菌 2. 极端嗜盐菌 这些细胞在盐湖和晒盐场等高盐环境中普遍存在,在用晒制粗盐掩制的食品中也常见。按照公认的定义,极端嗜盐菌最少需要1.5mol/L(约9%)NaCl才能生长,大多数种类最适生长的盐浓度为2-4mol/L(12%~25%),所有种类均能在5.5mol/L NaCl的饱和浓度下生长。当然,有的种类这时生长很慢。 极端嗜盐古细菌的细胞呈杆状或球状,其主要特点是细胞膜上存在着细菌视紫红质,它具有利用光能驱动质子泵的作用,故极端嗜盐细菌可利用质子梯度所产生的能量合成ATP。 3. 极端嗜热菌 这类古细菌的突出特性是偏喜高温,能够在水的沸点之上的温度中生活,最适温度在80℃以上,有的种类最适温度为105℃,如热网菌属。它们分布在火山地区、富硫温泉和泥沼地、含元素硫和硫化物的水体中,有的生境温度

文档评论(0)

haoshiyi57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