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第二節人口與移民問題.ppt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移民的趨勢與成因 秦 漢至元末: 1.移民趨勢:從黃河流域轉向長江流域 2.移民原因: A.自然環境變化─西漢末年,北方年均溫下降,河流氾 濫 B.南方農業提升─唐 宋以來,南方農田水利灌溉技術 提升 C.北方戰爭動亂 D.政府決策─被強制遷入首都或邊疆地區 E.其他─北方或週邊民族,趁中原動亂和軍事失利之 際,向黃河流域遷徙 移民的趨勢與成因 明初至太平天國起事之前 1.中國人口增長至4億 2.紓解人口壓力之措施:政府採招募政策 A.鼓勵移民從狹鄉到寬鄉 a.明初:自江南與江西移居至湖廣 b.清初:自湖廣移居至四川 B.由平原向山區遷徙?後來的移民主流 3.明末傳入玉米、蕃薯等作物,使沙地、山區得以利用 移民的趨勢與成因 太平天國之亂以後 1.向邊疆、海島等人口相對稀疏區遷移: A.遠赴東北、臺灣 B.移民海外 2.向城市遷移:通商口岸與新興工礦城市提供就業機會 移民的廣泛影響 政治方面: 1.政府透過屯墾以鞏固疆域 2.明朝邊疆的一些衛、所、屯、堡,即因移民繁衍而成為重要的聚落或城鎮 3.政府透過保甲、增設各級行政區,落實對新墾區的管理 移民的廣泛影響 經濟方面 1.移民帶來的人力資源與生產技術,有助於遷入地的開發,及改變其經濟面貌 2.大量移民湧入山區,不但使生態環境受到浩劫,也不利日後的經濟發展 移民的廣泛影響 文化方面 1.自北而南的大規模移民,以及中原漢族向周邊民族地區的遷徙: A.促進原籍與遷入地的文化交流─如方言、音樂、戲 曲、民間信仰… B.宋朝時中國的文化重心已轉至南方 2.北方中原地區不斷接納自北而來的遊牧民族 A.為中原文化注入新養分 B.有助於族群交流與融匯 人口增長所衍生的問題 經濟問題 1.耕地不足,農業生態惡化 2.地價與糧價飛漲、糧食供應短缺 →耕地不足所引發 A.乾隆年間全國性糧荒嚴重 B.清朝鼓勵商人自暹羅進口米糧 3.延緩手工業部門的工業化進程: A.大量農村剩餘勞動力投入棉紡織業等為家庭副業 B.延緩該手工業部門轉向工廠生產、機器製造的工 業化進程 明清時期的戶口管理 明朝:明太祖設立里甲制 1.編定「黃冊」與「魚鱗圖冊」─確實掌握每戶的人口與土地,作為徵派賦役之依據 2.里長與甲首職責日增─得負擔徵收賦稅、維持地方治安工作 清朝: 1.沿襲明朝的里甲制─徵收地方賦役 2.另設保甲制─維護地方治安 人口增長所衍生的問題 社會問題 1.戶口管理制度,無法遏止流民問題 2.流民為謀生而引發社會衝突 A.人地比例失調,加以土地兼併日益嚴重,無地可 耕、無業可就的「流民」、「閒民」數量相應增 加 B.為生存鋌而走險,群聚起事 C.吏治敗壞,官逼民反而引發民變抗爭影響社會安定 D.因人口遽增而流遷外地的移民,與土著為爭奪生存 空間而引發「土客械鬥」 明末清初美洲耐旱高產量作物的引進 明代中葉以後,由於中國與新大陸之間的交通日趨頻繁,原產美洲的甘薯、玉蜀黍、花生、馬鈴薯經由歐洲人傳入中國,從明季到盛清,這四種作物遍及沙地、丘陵、山區,不但擴大了土地利用,使許多不能種稻的地區得以開發,也為三、四百年中國的糧食生產,帶來革命性的改變,在紓解民食不足的壓力上,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甘薯不僅耐瘠旱,栽培省力,而且單位面積產量很高,在救荒和輪作上都有很大的價值,因此這一美洲引進的新作物到清代中葉,非但是饑饉之歲的「救荒作物」,事實上已成為一般老百姓米、麥之外最主要的糧食了 花生從引進到傳播各地,先後廣狹雖有不同,但對中國沿海、大小河流沿岸、沙壤淤地的土地利用,以及明清迄今民食和油料的供應都有很大的貢獻。 馬鈴薯在土壤貧瘠、氣溫較低、其他糧食作物不易生長的高寒山區卻可以繁衍,換句話說,只有馬鈴薯可以「征服」貧瘠苦寒的高山地帶,因此,馬鈴薯可說是「最接近絕對『邊緣』的糧食作物」,在中國作物發展史上有特別的意義。 保甲制 1.淵源:出現於宋代,為維護鄉村社會治安而設,後來推至城市,逐步成為新的城市基層管理組織。 2.明代:逐戶編排,十家一甲,十甲一保,互相稽查,凡一家之中名姓何人、原籍何處、作何生理、有無父子兄弟、曾無寄寓親朋,皆載明呈報。 3.清代:在內容、形式和編排方式上都有比明更詳細的規定,功能更完善。康熙年間規定:「凡州縣鄉城,十戶立一牌頭,十牌立一甲頭,十甲立一保長」。保甲制成為政府統計戶口和推行戶籍管理的基礎,在城市基層管理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4.職責:非常寬泛,「其管內稅糧完欠、田宅爭辯、訴訟曲直、盜賊發生、命案審理,一切皆與有責」 黃冊、魚鱗圖冊 明代懲元代豪強欺侮貧弱之弊,重定賦役。 先造黃冊,備載

文档评论(0)

maritime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